莒南县供销社实施资产提升行动 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2024-12-31 16:53:00 来源: 临沂供销 作者:
play

  莒南县供销社积极开展社有资产提升行动,规范社有资产管理,推动系统内低效、闲置社有资产盘活,实现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了供销社的整体面貌。目前,已盘活提升社有资产11个基层供销社,涉及土地150余亩,改造提升营业设施面积12万余平方米,增加基层社集体收益130余万元。供销社为农服务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发展根基进一步稳固,全县供销社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项目带动,社有资产实现新动能。加大对低效资产进行提升改造,把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加强系统内外联合合作,通过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参与管理运营、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新建了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为农服务、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共同打造了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镇域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项目共建、产业链共营、利益共享、互利共赢,提升了基层供销社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汀水供销社冷链项目,由汀水供销社出地25亩,临沂信兴食品出资2.3亿元共同建设,供销社每年固定收益38万元,逐年递增1%,还参与农产品供应链分红,合作到期后,地上不动产部分全归基层供销社所有。

  相沟供销社围绕当地红薯特色优势产业,利用闲置采购站招引投资400万元的“山东古德薯园食品有限公司”红薯加工项目,新建生产车间1860平方米,冷库280平方米,主要加工生产速冻红薯块、红薯条等系列产品,年可加工1万余吨,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以古德薯园红薯加工项目为依托,相沟供销社开展红薯收购工作,助力红薯产销对接,持续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以来,相沟供销社累计收购红薯2000余吨。相沟供销社还在镇中心位置,盘活低效资产,建成6000多平方米的供销商贸综合体,包含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盛隆之家连锁服饰、加工、快递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生活服务供给,为周边群众带来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合同整治,掌握社有资产使用主动权。针对资产承包租赁合同期限超过法定年限、合同内容不规范、私自转租、资产产权边界不清等问题,县联社党组专题研究,集中开展清理整治,实行班子成员和机关股室帮包责任制,分组推进,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全系统共清理规范合同398份。十字路供销社对所有社有资产使用管理现状逐一研究,对因长期租赁导致社有资产低效,影响资产保值增值和供销形象问题,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与承包租赁户多次上门协商,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国土等部门的支持,成功解除6份长期合同,收回土地26亩,房屋30多间,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

  数字赋能,线下线上实现穿透式监管。新建社有资产数字化信息平台,形成了“1+N”数据库(一平台、N项:财务核算、资产管理、资金收支、合同、人力资源等),实现了即时在线分析全系统经营现状、资产变动等信息,及时做出预警提醒,解决了多头索取数据、碎片化管理和日常监管盲区的短板,实现了从摸清“家底”到提升“家值”,进一步提升了对资产监管质量和运营管理效率。

  齐抓共管,形成抓好社有资产提升工作合力。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资产清查提升行动为契机,聘请专业机构对社有企业房屋和土地进行航拍,对照原始证件全面梳理,深入走访调研,逐一核对,全部摸清“家底”,厘清产权关系;建档立卡,把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土地证、房产证、影像资料等全部建档立卡,对有异议的社有资产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社有资产进行测量和确认,每个社有企业和基层社逐一形成资产清查审计报告;健全完善社有企业一体化内控管理机制,完善《社有企业管理制度汇编》,对社有企业“三重一大”、经营管理、人事、财务、资产运营、资产监管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系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