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戚威 王巧 通讯员 麻洪岩 临沂报道
4月23日,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现场活动暨专利赋能强链工程启动仪式在临沂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副主任李亚林,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路,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隽新阳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隽新阳指出,临沂市坚持以知识产权赋能先进工业强市,大力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坚持以知识产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实施重点基础应用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坚持以知识产权助力商城国际化数字化,为商城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障。隽新阳表示,临沂市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创新、专利转化运用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知识产权+标准+认证+检测+品牌”服务平台,赋能商城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大协同保护力度,切实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墙”;着力推动更多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推标志性产业链升级突破,促进沂蒙革命老区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走在前、当示范。
李亚林指出,审协天津中心与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强企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开展了大量务实合作。2024年,山东省近三分之一的授权发明专利由天津中心审批,为创新成果提供了坚实的专利源头保护。连续多年在山东开展“助企攀登 益企行动”实践活动,3年来,累计选派147名业务骨干组成25个实践团,赴山东省73家企业,一企一方精准施策。李亚林表示,天津中心将继续与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加强协同联动,创新合作机制,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共同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知识产权“样板”。
刘路指出,2024年,山东创新实施专利赋能工程,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运用体系协同发力,全省实现专利转让6.4万次、许可1.5万次,同比分别增长9.5%、316.2%。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800余件,人民调解案件近4200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分析报告超300个,为100余家创新主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1.3亿元。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实现16市全覆盖,累计提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12万余次。刘路表示,今年,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承担国家知识产权支撑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试点,高标准打造“知才兴鲁”人才服务品牌,统筹推进专利赋能强链工程,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嵌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保障服务体系,充分激活产业链创新动能。希望省市共建协同知识产权服务“联合体”,为重点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活动由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和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临沂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承办。活动现场,举行了2025年专利赋能强链工程启动仪式,标志着山东省在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出席领导为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临沂分中心揭牌。举行签约仪式,一种家庭用室内温湿度检测控制装置专利包实施许可等4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运营项目现场签约;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临沂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举行专利区域定向许可试点签约,通过“先试用、后付费”模式,实现专利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有效转化。临沂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临沂人才工作集团签署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大市场”协同模式。开展了“助企攀登”审查员齐鲁行行动经验交流。举行了《“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Ⅲ)》《山东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汇编》赠书仪式。临沂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机械、冷链物流领域3个优质项目团队负责人面向临沂市40余家企业开展定向推介路演,全方位展示山东省知识产权工作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省、市有关高校院所、企业相关人员,部分地市知识产权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临沂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知识产权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企业负责人150余人参加活动。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