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傍晚,村民们忙完农活回家休息时,郯城县杨集镇农民电影放映员刘思连、谢印红夫妇却刚开始忙活。
“他俩大部分的生活都属于黑夜,用电影给当地村民带来无限的欢乐……”曾有人这样形容夫妻二人的光影路:30多年如一日奔波在全镇64个自然村,行程超过10万多公里,放映电影达2万多场次。
“农忙怪累,给大伙放放电影解解乏”
进入夏天以来,每逢傍晚时分,一部名为《农村饮水卫生》的科普影片在郯城县杨集镇多个乡村热映。
“原来凉开水过了24小时就不能喝,里面有细菌了,喝了会生病。”在杨集镇大滩村,村民马举常边看这部影片边告诉身边的家人。“回去和大人孩子都说说,可得注意。”
播放这部影片的放映员是杨集镇大滩村村民刘思连、谢印红夫妇。“这段时间,大伙家里农忙,都感觉怪累,给大伙放放电影,解解乏、放松放松。”刘思连说。
今年50岁的刘思连是一名老放映员,在谈到放电影的初衷时,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那时村里没电,也没有电视,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
刘思连的父亲也是老放映员,父亲当年到各村放电影,年幼的刘思连就爱跟着,帮助抬机器、挂幕布、接电源,久而久之就迷上了电影,也迷上了放电影……在刘思连看来,“让群众看到一部好影片,是咱放映人的职责,群众满意了,咱也就知足了。”
“刘思连、谢印红这个农民夫妻电影队对乡亲们的感情太深了,上午忙完农活,顾不得歇息,就要整理电影设备,与上级电影部门协调片子,天一擦黑,放映设备调试妥当,准时放映,群众只管搬个凳子就能看到精彩的电影。”大滩村干部刘太水有感而发。
丈夫痴迷放电影,妻子成为好搭档
聊到深处,刘思连夫妇也讲述起自己30余年的放映经历:1980年,刘思连初中毕业后被当时的杨集公社选用为一名放映员,经过3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开始了电影放映生涯。
当时,各村都没有通上电,可放电影需要发电,刘思连和其他两位同事用自行车带着发电机、电影机、电影片,四处为群众放电影,后来两位同事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这项工作,放电影的担子就压在了刘思连一个人的肩上。
“上午忙完农活,下午就整理电影设备,天一傍黑就用地排车拉着设备到放映点准时放映。”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思连心里五味杂陈。
“那时条件差,没有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只有上级配发的自行车,上县城拿片子、送片子来回的路程,得骑3个多小时。在村里放映前,要搭架子、架银幕、调机器、发电、扯线,工作间隙要导片子,放映后要收拾机器设备,常常忙到深夜,饭吃不好、觉睡不好。”
1985年9月,刘思连和谢印红结婚后,依然一心扑在放映事业上,常常上午在田间劳作,下午摆弄、调试放映设备,傍晚随便扒拉几口饭便收拾设备进村放映,成了村里少有的“大忙人”。
看着丈夫刘思连如此痴迷于放电影,谢印红也开始慢慢地接受和理解了,并热心支持刘思连的放映事业。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谢印红一直跟着刘思连到各村放电影,扯幕布、调机器、搭架子……这些对于谢印红来说,早已轻车熟路,夫妻二人配合默契,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搭档”。
下一步多放科教片,传递正能量
“放电影在别人看来很风光,但个中滋味儿只有自己清楚。”谈起与丈夫一起30余年的放映生涯,谢印红感慨良多。当时,刘思连的工资并不高,每月只有30多元。尽管工资不多,但刘思连工作起来劲头儿很足,从准备放映、到放映结束,群众散去,常常要忙活到深更半夜,回到家腰酸腿疼。
“这些倒没什么,要是遇上恶劣天气更遭了。”谢印红说,记得有一年夏天,夫妻二人到与鲁苏交会的十三甲村放电影,放映就要结束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俩人被雨浇成了“落汤鸡”,等用地排车拉着放映设备,踏着泥水到家时已是凌晨2点多。
回顾30多年电影放映历程,刘思连也感慨道:“现在条件比以前强多了,以前拉着地排车、骑着自行车放电影,现如今是开着电动车、小汽车放电影,放映的设备也更新换代,电影放映机从胶片机变成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不仅图像清晰,还配上了双音响,片源也更加充足,村民们想看什么影片,就放什么。”
除了放映设备方面的变化,如今的农村娱乐形式多样化,每场电影的人数已达不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上千人,每场只有百来人,最多时也不过几百人。但刘思连还是精挑细选村民们喜欢的《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杨善洲》等教育片,配上科技种植、养殖知识、科学生活常识等科教片,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只要老百姓喜欢看,只要老百姓需要,只要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增长知识,受到教育,俺们夫妻俩再苦再累也要把放映工作搞好。”说起对未来的打算,刘思连满怀希望,“俺琢磨着,多到上级电影部门跑跑腿,多找一些革命教育片、科教知识片放放,来弘扬社会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
记者 周广聪 通讯员 李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