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沂河上的桥:打通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

2014年09月17日 07:51:00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全省最长的公路桥——临沂沂河大桥建成,到如今临沂各个水面上鳞次栉比的大小桥梁,沟通一河两岸城市发展的脉络,见证着共和国天空下这座城市和人的发展。

      40多年过去了,在临沂市民于先生(化名)的眼里,芝麻墩还叫那个芝麻墩,但是“城里”已经因一座座沂河大桥飞架东西而界限模糊,河东河西逐渐融为一体。

      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全省最长的公路桥——临沂沂河大桥建成,到如今临沂各个水面上鳞次栉比的大小桥梁,沟通一河两岸城市发展的脉络,见证着共和国天空下这座城市和人的发展。

      河东记忆:“过了桥,就是城里了”

      如今,家住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街道的于先生经常开车,来回穿梭于沂河两岸。40多岁的他已经不会格外留心车窗外河两岸的繁华。但记忆深处,天不亮就牵着母亲的手,深深浅浅穿过沂河老桥进城卖母鸡的一幕幕,还时常浮现眼前。

      一座沂河老桥的存在,成全了一个乡下少年对“城里”的所有想象。

      于先生回忆说,在他七八岁的时候,腊月二十八那天,天还不亮,大人们就叫醒他,步行20多里进城赶集。虽然光是那条长长的石板桥就要占一半的路程,他还是蹦啊跳啊,十分高兴。“因为过了河,就是城里啦!回去就可以跟小伙伴们吹吹牛,我到过电影院,吃过大包子!”关于进城,老于难忘那股兴奋劲儿。

      再长大些时,金雀山路又架起了一座公路桥,桥上还竖起铁栏杆。再进城时,“一路数着桥上的白瓷,菱形的,一块接一块,数着数着就过桥了”。

      后来,到临沂三中读书。来自河东边求学的少年们骑着自行车在金雀山路沂河大桥上呼啦啦飞驰。于先生还记得,过了桥到沂州路上,可以花两毛钱喝一碗热乎乎的鸡肉糁。

      于先生记忆较深的是有一年夏天的大雨。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他艰难穿行在大桥上,他坐在车后座上,钻进雨披贴到父亲的后背上,胸前紧紧抱着上学的口粮煎饼。

      在世纪之交的前后几年,沂河南大桥、九曲沂河大桥等陆续建成通车,金雀山路沂河大桥也再一次加宽。早已参加工作的于先生,从芝麻墩坐车走哪个桥都能到市区报社投稿。如今,老于经常开着私家车奔驰在沂河路上的沂河大桥,两岸风景蜕变,可城市人于先生再也不觉得河西头的神奇了。

      历史档案:上世纪仅6座桥记入地方史

      临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北水城,特别是城区段河流众多。不过,与发达的水系相比,临沂的桥梁建设,在2000年以前并不十分突出。根据《临沂市志》记载,在上世纪仅有6座桥记录在册。

      1934年春,临沂县长、抗日英雄范筑先趁修台潍公路之机,集地方资金15万元,修筑起钢筋混凝土和料石桥,这就是沂河上修筑的第一座大桥。此后,沟通沂河两岸,就不全靠摆渡人了。但老桥由石条组成,即便是改造后桥面依然较低,每逢汛期,老桥桥面就被淹没。

      老临沂人大都记得沂河桥上客车被冲翻致38人遇难的悲剧。在《沂蒙文史》作者潘兆仲的回忆中,1960年夏天,开往新沂的431次客车经过沂河老桥发往河东,行至老桥中段时,突遭洪峰打翻,因抢救困难,车内47人,除9人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

      这场悲剧发生后不久,为缓解沂河老桥的交通压力,1963年6月,新沂河桥也就是金雀山路沂河桥低桥开建。到1964年8月建成,名为“临沂沂河大桥”,成为当时全省最长的公路桥。桥长1402米,宽8.5米,两侧均设有栏杆。

      1983年12月,紧挨着低桥建设的第三条穿越沂河两岸的公路桥正式通车,大桥长1553.94米,宽11.5米,高8米。这座大桥与低桥并驾齐驱,被统称为沂河高低桥。《中共临沂历史大事记》中这样评价:“沂河大桥的建设对于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兖石铁路和石臼港建设,发展临沂地区经济以及加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投入运营的兖石铁路在临沂城东穿越沂河,第四座大桥沂河铁路大桥应运而生。1994年,沂河老桥上游约两公里处,第五座大桥:沂河公路北大桥建成。1998年在沂河铁路大桥下游约两公里处,第六座大桥沂河南大桥建成。

      除了这几座大桥,当时临沂也不乏小桥。比如1988年建成的沂蒙路涑河桥,和1999年建成的解放路陷泥河桥等。这些内河桥梁,像是打通市区躯干交通“任督二脉”的关节,加速了主城区的发展。

      沧桑变迁:桥梁百座,沟通人与人、城与乡

      城市跨河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河流在很长时间内,都成为临沂发展的“天堑”——北有祊河,东有沂河,加之西面、南面的铁路桥和高速公路,临沂不得不“蜗居”在兰山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俨然已经跟不上城市扩张的脚步。

      进入新世纪,一座座桥梁次第落成,为临沂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2004年,滨河路涑河桥建成,2005年,沂蒙路祊河桥贯通,天桥、立交桥也在城市上空构建起立体交通。如今,现代化的滨河两岸,灯火辉煌。经由一座座大小桥梁,因被河流分割成的若干片区都相连在了一起。

      “桥梁,王政之一事也。”古代的地方官,治水、造桥、修路是其重要的从政目标,也是一项安定社会、繁荣经济、广得民心的重要政治措施。而对于商城临沂来说,桥梁的建设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全国各地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经临沂集散,通过一座座桥梁,驶向四面八方,货通天下。

      而桥梁本身,从石桥到钢混、简支板梁、T型梁、钢箱梁、现浇箱梁、预应力连续梁、独塔斜拉、悬索……也折射出临沂本土企业的建桥水平。如果将已经建成,正在开建和将要开工建设的大小桥梁一一列举,临沂建成区内的桥梁百座,并不是什么夸张的字眼。

      如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老临沂人的记忆里,关于沂河上的那座老桥的记忆已经渐渐泛黄,城乡差别的鸿沟,经由这些数不清的桥梁,逐渐融为一体。

      记者 刘遥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