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蒙阴老兵霍维新回忆终生难忘的两个国庆节

2014年10月02日 09:00:00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翻阅当年照片成为霍维新的爱好。十一国庆到来,84岁的临沂蒙阴老兵霍维新与共和国共同走过65年光辉岁月。1949年9月28日,霍维新从济南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闷罐车”到达北京郊区的部队营房。

      十一国庆到来,84岁的临沂蒙阴老兵霍维新与共和国共同走过65年光辉岁月。这位在开国大典现场接受检阅的老兵,还曾踏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这两个国庆节,他终生难忘。

      开国大典受阅,他是“新兵蛋子”

      1949年初,霍维新奉命调到济南军区某警卫团。一天,部队首长传达了部队挑选人员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指示后,全体官兵群情激昂,各个欢呼雀跃。他暗自下定决心:好好训练,争取在开国大典上一展英姿。

      当年只有19岁的霍维新还是个“新兵蛋子”,却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被选入列。八九月份,在炙热的操场上训练,霍维新记忆犹新:“当初,部队条件非常艰苦,战友们吃了不少苦头。”

      由于缺乏物资,参加阅兵训练的战士每天吃两顿饭,以高粱面为主。“上午8点吃一顿,下午3点吃一顿,到了晚上,许多战友肚子饿得咕噜叫,只好起床喝顿水打发了事。”霍维新还记得,那时,战友们穿的鞋还是缴获的日军皮鞋。大多数鞋不合脚,有的脚磨破了,有的腿练肿了,但都咬牙坚持训练,只要一想到参加开国大典,接受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检阅,全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1949年9月28日,霍维新从济南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闷罐车”到达北京郊区的部队营房。10月1日凌晨4点,在集结军号声中,兴奋得一夜未合眼的他和战友集合起来,步行向北京城里走去。在东长安街,他们与受检阅的其他部队会合了。各个部队受检阅的士兵按照指定地点、指定顺序进入到位置,并统一接受了磨合训练和检阅。

      下午3点,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呼声震天。当那声响彻云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响起时,国歌奏响,象征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霍维新站在队伍里纹丝不动,心里却激动无比:“我12岁参加革命,就盼望着建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现在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随后,盛大的阅兵典礼正式开始。朱德总司令乘坐敞篷车检阅部队之后,分列式开始,各个方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雄赳赳地依次昂首走过天安门。霍维新与山东参加阅兵的战友们分配在步兵第七方队。随着浩浩荡荡的检阅队伍,他和战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

      最让他激动的是见到了毛主席。在通过广场时敬礼扭头的一瞬间,他看见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他还看见了军旗在掌旗手和护旗手的护卫下,迎风飘扬。这一幕,成了他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国庆60周年,他在天安门观礼

      璀璨的礼花映照着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壮的礼炮奏响了继往开来的进军号角。已是耄耋之年的霍维新还有一次难忘的国庆节。说起2009年参加国庆观礼时的情景,老人仍激动。

      2009年8月12日,霍维新在临沂市荣军医院疗养。在接到省民政厅下发的出席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申请报告表时,他内心异常激动:“60年前,我作为一名战士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今年我要登上天安门城楼观阅国庆大阅兵啊!”

      2009年10月1日凌晨,他和战友们从中民大厦排队登车,往天安门观礼台出发。行进的路上,他看到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人如潮涌;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都想“一下子飞到观礼台上”。

      “我的座次是天安门观礼2号台1排37号,这个号码我永远记在心里。”霍维新说,上午10点9分,在激昂的军乐声中,一辆红旗牌检阅车驶出天安门,胡主席身着中山装,神采奕奕地站在检阅车中央,车过金水桥,一位将军向他报告是否开始,随着一声令,1000多名军乐队员高奏着《检阅进行曲》,只见胡主席的车缓缓向东驶去,一句句的问候,一句句的回答,伴着气势磅礴的军乐声响彻云霄。

      “无人机方队更让我们感慨啊!”霍老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那年的阅兵与60年前的开国大典相比,徒步方队减少了,装备方队增加了,而且全是“中国造”!尤其是无人机,它是一个代价小、成本低、用途广的军事侦察工具。“我们国家有了它,看谁还敢对咱不恭?”霍维新一脸自豪。

      “1949年10月1日,我们进京坐的是‘闷罐车’,十几个小时到达北京。60周年观礼时,我们坐的是D42特快动车组,4个小时就到北京啦!”对比两次赴京,霍维新感慨万千。

      如今,坐在自家整洁干净的院落里,老人会紧紧握着每一位来者的手,娓娓讲述他的难忘经历。“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老人由衷感慨。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目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