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对于临沂郯城县郯城街道前八庙村的村民而言不同于往年,这是他们第一次集中到新建成的公墓扫墓。农村有“穷不改门,富不迁坟”的说法,然而,前八庙村不仅将原本散落在当地一景区的坟墓搬进新公墓,还破除了丧事大操大办等旧习俗。
在郯城县马陵山上,一处30亩大的院落,显得格外肃静,走进跟前,金色的“前八庙村公墓”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划一,水泥修葺四方形坟墓,取代了过去的土坟,墓前的石碑雕刻着逝者的名字。
但在去年以前,这个村的坟墓却不是这个样子,2000多个坟头零星散落在省4A级森林公园——神舟古栗园里,常常让游客不寒而栗。“散乱的坟头和风景优美的景区很不协调。”前八庙村村支书王法秀说。
当时,郯城街道有关部门让村干部动员村民搬迁坟墓,王法秀不仅答应了,还将迁坟的范围扩大到全村所有坟头。“一个是迁,2000个也是迁,干脆来个彻底的,建设村级公墓,废除棺木土葬,旧坟一律迁入!”
为避免迁坟装棺再起坟头,村里投资30万元,在马陵山上选了30亩荒山建起了标准统一的墓穴,统一尺寸大小,统一石碑高度。
去年3月,公墓一期顺利建成,设计容量300多个,集办丧、祭祀等一体的“前八庙村公墓”投入使用。建起公墓后,丧事引起的纠纷也少了。
“以前坟地多选在别人的耕地里,上坟踩踏引发的矛盾,抢占风水的争执每年都有。自打公墓使用后,这样的纠纷再也没发生过,过去群众有攀比心理,坟墓越筑越大,浪费很多土地。”据村主任王利介绍,现在全村墓地全部统一标准。全村2000多个坟墓全部搬迁后,可节约耕地380余亩。
新闻回顾
>>全村迁坟,如何冲破重重阻力?
开眼界,老族长被说服签了字
当地农村有“穷不改门,富不迁坟”的说法,有人认为“动老祖林破坏风水”,群众对于迁坟的抵触情绪很大。在向村民征求意见时,村里“炸了锅”。有人扬言:“谁动祖坟,就跟谁拼命!”
王法秀顶着一片骂声入户做思想工作时,接连吃了“闭门羹”,村民遇见他,像遇见“瘟神”似的都躲着他。
在万般无奈时,王法秀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老族长出面做工作呢?”于是,村里成立了由思想开明、德高望重的老书记、退休老干部、老族长等组成的13人坟墓搬迁筹委会,迁不迁坟让他们说了算。
与此同时,组织这13人到附近县市的公墓参观,开眼界,讲事实摆道理,算开支列细账,最终他们在搬迁坟墓的征求意见书上,都签了字按了手印,一致表示回家做好自己家族人员的思想工作。
村委会在得到了筹委会所有成员的赞同和支持后,随即起草《前八庙村丧事简办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并通过。《民约》规定,无论贫富,官职大小,地位高低,本村丧事一律不准大操大办。村民帮忙不准请吃饭,亲戚吃饭不得超过5桌,必须用统一规格的骨灰盒。墓穴按照报名迁坟先后顺序依次挑选,村里免费提供挖掘机、免费运送尸骨。
动真格,村干部率先迁走自家祖坟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村主任王利在搬迁坟墓时最深的体会。王利的奶奶去世不到三年,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属于尸骨未寒,不得“动土”。他带领挖掘机、铲车来到自家祖坟,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不能你自己当官,破了咱祖上的‘风水’”。
“既然干了这份子村主任,自己不带头谁带头。”王利顶着家族人指责的压力,带头第一个把祖坟搬迁到公墓里。看到村干部动真格的了,其他村民也纷纷打消了念头,甚至就连曾经因为坟墓搬迁四处到上访的信访户也点头佩服道:“王利,你都带头搬迁了,我还上啥访,我也动员俺家族的人跟着搬迁。”
村里动真格的了,村民争先恐后地到村办公室报名,有的村民为了早报名、早挑选,凌晨3点就到村委排队,最多的一天动用了20辆挖掘机,搬迁了180多个坟墓。
“其实,大家伙也不想大操大办,只是相互攀比亲人去世后必须在家里停尸存放三天三夜,晚上要有儿女守灵。三天的开支少说也得万余元,加上棺木、火化、戏班演出等等费用,一场体面丧事下来,没有两万元过不去。”在村里采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
如今,前八庙村规定亲朋吃饭,不准超过5桌,一场丧事办下来,能省下不少钱。 (记者 周广聪 通讯员 张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