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在东方红影城北侧的人行横道,一个孩子在快速穿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事故的发生让市民再次将目光聚焦到“礼让斑马线”的问题上。记者调查发现,“不礼让斑马线”已被写入“交通安全日”活动主题,成为继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之后又一项被重点整治的交通违法行为。
现场 行人站在斑马线上等待通行
4月20日,记者来到市区通达路、沂蒙路、金雀山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在路口交会处,机动车和行人井然有序地通行。而在路口不远处,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车不让人”的场景在一直上演。
上午11点,记者来到沂蒙路人民广场东侧,这里设有一处斑马线。由于路东刚好有一个公交车站牌,很多市民乘公交车在此下车后都会走这条斑马线过马路。
一辆公交车停靠后,有5位市民下车走到斑马线前打算过马路,而此时南北通行的车辆非常多,在驶近斑马线时,不仅没有一辆车主动减慢车速,甚至还有车辆加速驶过。行人只能在路边耐心等待,等到车辆减少时,行人赶紧快步走上斑马线,但是刚到路中间,又被对面的车挡住了去路,只能在路中间停下等待,再寻找时机通过另一半斑马线。
这种“车不让人”的情况在西郊表现得淋漓尽致。西郊作为临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行人和机动车通行,需要过街的行人自然会有很多。
在解放路与青年路之间的通达路段设有斑马线供行人通行。仅十几秒钟时间,就聚集了十多个行人等待过街。这十几个人试图一起通过斑马线,但是刚走几步就被从此疾驰而过的机动车挡住了去路,只好在路上停下来让行,一旦见前面没有车辆,他们又赶紧快步向前赶,如此几次,在险象环生中,他们终于过了马路。
市民 走斑马线也“心惊胆战”
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这应该是最安全的过路方式,然而由于很多司机不礼让斑马线,让市民走斑马线也心惊胆战。有市民认为执法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让司机不敢闯斑马线,也有市民认为关键是靠司机自觉遵守。
市民张女士每天步行上下班,从她家西苑小区到银雀山路与通达路交会处,一路上会走过三四个斑马线。张女士说,每天过马路最费时间,特别是高峰期车多的时候,她要站在路边等车过去以后,确保两边50米以内没有车才敢过马路。
“路上的车速度都特别快,就算遇到斑马线也没人理会,只能靠行人自己躲避。”张女士说,她曾经遇到过行人过马路被车撞的事情,从那以后走斑马线她都挺害怕。“我觉得交警部门得加大管理力度,让车不敢闯斑马线,这样行人才能更安全。”
经常到万博泓商场进货的张先生则认为,光靠执法部门效果不大,关键还是司机要提高意识自觉遵守。“如果是这样的地段车多人多,而且闯斑马线的车都排着队,交警不可能每天都在这里,所以只能靠司机自觉遵守。”
司机 知道该礼让 就是难遵守
采访时,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司机,对于礼让斑马线,绝大多数司机表示知道应当避让。不过,很多司机坦言,一旦上路以后,就会“随大流”很难遵守。
司机张先生坦言,自己开车已经5年了,很少能做到礼让斑马线。“有时候是跟着前面的车不自觉就闯过了斑马线,也有时候是赶时间,完全忘了要礼让行人。”张先生说,现在市区车多,上下班要耗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如果遇到斑马线就停,那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他不愿意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刘师傅开了4年出租车。他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斑马线有很多行人过马路,他会停车让行人先行,可如果过路的人少,也会不自觉地冲过去。“在马路上避让行人是应该的,可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往往会忽略。”
“有时候不礼让行人,可以说是被逼无奈。”刘师傅说,有一次他停车礼让斑马线,结果后面的车不断地按喇叭催促。“如果在高峰期时段,斑马线距离路口又近,要是专门停车礼让行人,可能就会造成交通拥堵,所以在高峰期只能让行人多等一会。”
交警
执法难度大靠司机自觉遵守
现实中很多司机做不到礼让斑马线,执法部门应该如何出招才能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习惯?为此,记者采访了临沂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交通秩序科任科长。他告诉记者,“礼让斑马线”早已被写入道路交通法中,机动车必须礼让行人过马路,然而目前遵守的司机却很少。
任科长说,机动车遇到斑马线时应减速行驶,有行人走斑马线时应当停车让行,否则对驾驶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记3分。“不过,在现实中,大部分驾驶员对于路段中的斑马线并没有采取减速、让行等措施,这主要是由司机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以及文明出行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任科长介绍,现在整治闯斑马线的行为,主要靠交警现场执法,然而这存在一定难度。“机动车闯斑马线是行驶状态,而且很快就会离开,即使交警发现也很难及时制止,这给现场执法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交警部门人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一处斑马线都安排执勤人员。”
“现在为了整治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北城新区有些路口已经安装了自动抓拍系统,这对控制机动车闯斑马线是很有效的手段。”任科长说,然而在所有斑马线处安装抓拍系统也并不现实。
任科长认为,礼让斑马线还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现阶段仍靠司机自觉遵守,给行人一个安全的道路环境。
记者 王璐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