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48)
临沂治污有成,拉直了多个问号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走进临沂,与别处不同,给采访团的文件袋,不是塑料和纸做的,而是布袋,很结实,可以反复使用。里面除了双面打印的市情介绍明白纸,还多了一本环保手册、一本节能环保产业文件汇编,足见临沂人落细落实环保工作的用心之深。
联想到前一阵因铁腕治污引发的“舆情风尘”给临沂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这次采访笔者特别关注其环保工作现状。参观国内最大的人工湿地武河湿地,体验临沂市智慧环保应用平台监管能力之神奇,与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交流,一个印象渐渐清晰:临沂治污正在深刻转变,由一时应急向久久为功转变,由不得不做向生态文明自觉、自信、自强转变。前九个月,临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大污染物改善幅度分别居全省第1、第1、第1、第3位。行政村全部设立专职环保主任的做法全国领先;上半年获生态补偿金居全省第一。
实绩最有说服力,临沂治污有成,至少拉直了以下几个问号。
两难问题,能不能短期突破?既要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又要水清天蓝,有时候两者难以兼得。但临沂的实践证明,只要认识到位、一心为民,有魄力、敢担当,两难并非过不了的关。在临沂,治污工程必须按时优质完成,责任人“要么交竣工报告,要么交辞职报告”,全市把治污作为结构调整的第一导向、企业升级的第一道门槛、城乡建设的第一任务,把“三严三实”体现在环保治污的第一线,迅速扭转了形势。无论什么难关险隘,有了这种精神,都有可能冲过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不能迅速从共识变共为?环保也是生产力,生态文明也是宝贵资源,这日益成为共识,但直接实现并让人自觉践行,则有一个过程。临沂通过教育、管理、改善民生、典型示范等综合措施,让绿水青山尽快变现为金山银山,用事实教育人们。前九个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1亿元、增长11.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山东泰森日利木业公司以生产橱柜、门为主,是临沂木业龙头企业。公司在产品上主动使用甲醛含量为零的漆料,遵循行业最高环保标准,虽然成本不低,但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效益反而有了保障。市民到水质变好的河岸、湿地休闲、垂钓,享受环境改善的红利,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对传言、炒作,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什么?随着网络普及公共事物引发的舆情风波甚至风暴越来越多,对政府治理能力、应对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临沂面对“治污导致多少多少万人失业”之类的传言,一方面按照舆论传播规律予以应对;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难题、办实事、推进发展、改善民生上来。他们投巨资建设的智慧环保应用平台,用大数据治污,先进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超标排放,并远程关闭排污口。靠高科技和真管严管,截至目前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130起,同比增长75%,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呼吸顺畅,市民满意率提升。其实,舆情包括“负面”的舆情,就像疼痛是人体的自我保护一样,是社会的一种报警信号,与其逃避、压制,不如检查自身工作是否有问题,如果有就及时解决,如果没有也可提高警惕,“无病防病”,从这个意义上,做好本职工作、解决现实问题,是对舆情最有效的应对。
一个总的感受就是,在推进环保治污上,临沂全市上下有定力、有办法、有追求、有效果。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涉及理念更新、利益调整的革命性艰巨任务,各地都需要有如山的定力、如虎的魄力,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不为噪音所扰,扎实建设好美丽齐鲁、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