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
公园绿地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事关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绿化统领,大力建设综合公园和口袋公园,各区每年建设一处不低于100亩的综合公园,连建五年;建设口袋公园不少于500处”。
为深入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舒适度、满意度,2022年以来,临沂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口袋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漫步在罗庄区百花湖公园步道,满目翠绿,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分列其中,这是截至目前建设的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公园。百花湖公园占地面积878亩,项目投资8.7亿元,着力打造大型滨水游乐园、生态科普主题区、沉浸式文旅休闲地。建设地上车位187个,地下车位1551个,公厕4个。
据了解,临沂市根据“大格局、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化”的城市建设蓝图,深化“公园+”“林荫+”理念,围绕“标准是群众满意,功能是简约实用”的原则,坚持实用优先,多种树,接地气,探索“绿地+健身场所、停车场、早市”等模式,加强综合公园与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公厕环卫、林荫停车、城市书房、服务驿站和无障碍设施等便民服务有机融合。截至2023年底,建设了像百花湖公园这种综合公园10处,总占地面积2500余亩,它们分布在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高新区、经开区。
近年来,除了综合公园,临沂市也非常重视口袋公园的建设,以实现人民群众“推窗见绿 出门见景”美好愿景。
清晨或者傍晚,黄白河路休闲健身公园内,市民们悠然自得。人们或漫步于小径,或挥汗如雨地健身,儿童在游乐区欢声笑语。鸟鸣啾啾,绿树成荫,生态之美尽收眼底。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是临沂公园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
临沂坚持“哪里需要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加大口袋公园规划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打造秀美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规划选址方面主要结合片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拆违清障等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道路节点等空间,优先在公园服务盲区规划建设,重点突破老城区,提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管一体,推行绿色施工,推动建设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同时,对老旧口袋公园进行品质提升,征求周边市民群众意见,结合公园建设现状,有针对性的增加便民服务设施。
截至2023年底,全市中心城区共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591处,2024年还将建设128处,规划到2026年打造“千园之城”,预计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50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提高1.7个百分点,同时,还将新增停车位1.5万余个、公厕100余座。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市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绿色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临沂市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多高品质的公园,让公园城市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让市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