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
7月17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临沂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临沂市教育局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治理当作重要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顶格推进,实施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全力打造交通拥堵治理“学圈”示范。具体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强化政策惠民,实现助学公交增效扩面。结合学生、家长诉求和学校拥堵实际,联合市公交集团等单位开展调研摸排,不断推动免费助学公交开通,通过志愿队伍护学、公交进校园、碳积分兑换激励等措施,保障学生就学安全闭环,进一步提高助学公交吸引力,先后在中心城区30所学校开通60条助学公交线路,日均乘坐学生1.2万余人次。同时,创新实施“公交+校车”衔接互补助学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接送服务,累计开通43所学校、165条校车线路,日均乘坐学生9000余人次。
优化学校管理,深入挖潜校内通行潜能。统筹学校规划设计,科学提高新改建学校停车位配建标准,加大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预留接送学生停车区。加强错峰上下学以及师生错时离校管理,指导学校合理设置2—3个课后服务结束点、错时放学间隔时间增加10—20分钟左右,分班级、交通方式、路队方向等设置学生接送区,实现家长错时抵达、错峰接送。深入开展现场调研,积极挖潜学校内部通行空间,通过打造“学生地下接送系统”、增开校门、开设便学通道等方式分流学生,学生出入校效率提高10%,形成公交助学“北城模式”、绿道护学“西郊经验”、增门分流“朴园路径”。
坚持协同发力,优化校园周边出行环境。建立沟通联动机制,协同城管、住建等单位“一校一策”制定学校周边“微创治理”方案,推动在学校周边改造林荫护学通道、修建林荫停车场、建设过街天桥,上下学期间,车辆通过校园门前道路平均用时由10分钟缩短至4分钟左右。加强“警校家企”安全护学,实行若干交警、辅警及教干教师、志愿者的配备和规范管理,定责、定时、定点在校门口执勤,强化学生管理和交通引导,为学生安全出行撑起“平安伞”。
突出课程育人,倡导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将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课程,全面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加强绿色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采用步行、助学公交、自行车等方式上下学,带动减少使用私家车。加强日常提醒教育,倡导接送家长靠边停车、即停即走,服从现场交警指挥,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道德模范等先进代表,积极带头宣传和践行治堵举措,形成共治合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