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点亮教育强国梦】临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金义:二十九载耕耘路,尊重静待共成长

2024-09-06 13:5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冯善鹏 王斌
play

  【编者按】

  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新时代的临沂,一批批优秀教师以三尺讲台,揽见星辰大海,矢志不渝秉承教育初心,慎终如始扎根教育深处,扎实向着“大先生”的方向迈进。全国第40个教师节之际,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教育局、大众网临沂,联合推出“师者如光 点亮教育强国梦”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临沂40位教师代表,探秘他们身上的“教育家精神”,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与教坛人生。

  大众网记者 冯善鹏 通讯员 王斌 临沂报道

  “青丝秃顶一瞬间,年华老去顺自然,无需春风把我怜,历经千帆仍少年。”临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金义告诉大众网记者,今年是自己从教的第29年,年复一年,每年都给18岁的学生代课,教学相长,亦师亦友,所以,现在自己是长者的身,少年的心,赚大了,感觉是身为教师的最大福利。

  尊重共情与静待,春风化雨花自开

  “互尊重,我从来没有公开批评过任何一个学生,我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点点相连,汇聚起学生前行的正能量,学生们以优良班风、纯正学风回馈我的尊重。我经常凡尔赛,我很幸运,又带了一批优秀学生,学生以每学期都是优秀班集体的优异表现证实我从不说谎。”王金义说,学生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免不了孤独与犯傻,有些事,也许在他们是天大事情,与自己,举手之劳就可化解,老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有些事,本是急风暴雨能摧垮其一生,因老师们的关爱,变为春之细雨,滋润其一世。

  “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育人案例、教育故事,对学生来讲,这不仅是学生期间的回忆,更是影响和改变他一生的故事。”王金义说。

  依托沂蒙精神赋能思政课教学,建设“大课堂”

  加强课程建设,植入红色基因。将沂蒙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经验,推广应用到专业课课程思政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定出台了《临沂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立项了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3年荣获省 “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3项;15个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进行校级立项重点培育。

  “制作红色沂蒙系列微课49部,全年播放量20万+。”王金义说,开发校本教材《沂蒙红色故事》《沂蒙风采》、开设了限选课“沂蒙精神教育”,举办沂蒙精神大讲堂,实现红色育人“横到边”和“纵到底”。携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联合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把沂蒙精神讲授给全国1400余所高职院校的1500余万名师生。

  立足资源优势拓宽育人路径,搭建“大平台”

  临沂职业学院借鉴红色文化育人理论和大思政理论,探索了以沂蒙精神为载体“三融三进三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校内、校际、校地协同育人,建好大师资。

  据悉,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临沂职业学院“三融三进三协同”大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校际研讨51次,共建校地实践基地18所,合作科研项目10项,创作红色情景剧10部,组织62期“思政宣讲进高校”系列讲座。临沂职业学院不仅承办了中国职教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四说”研讨会,还成为首届职业院校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我人生路上,一路都遇到好老师,我想这是把几辈子的幸运都串起来了挂在脖子上了。”王金义说,老师们对学生的朴素情怀和无私关爱,让自己也坚定地选择了从教之路,选择做一名好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因为遇见自己,也成为人生幸运的人。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