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卞旭 临沂报道
“孙医生,这是从重庆城口县寄来的快递!”新春伊始,一封鲜红的信笺和一面“名师高徒 亦师亦友”的红绸锦旗辗转1400公里,抵达临沂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孙娇娇的手中。
属于鲁渝协作支医队队员孙娇娇乙巳蛇年的第一份礼物,是来自城口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全体医护人员,他们用真挚的笔触致谢孙娇娇189个日夜与城口心连心、同呼吸。
信中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自2024年7月31日起,孙娇娇作为呼吸科支医专家远离家乡到城口县进行支医工作,克服了语言、饮食、生活上的诸多困难,带着临沂人民的深情厚意,扎根在大巴山腹地,协助城口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呼吸内科专科,并在2024年科室成为了西部呼吸与危重症专科联盟单位。
“我们科室以年轻大夫为主,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与多样,在治疗过程中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孙娇娇老师的到来仿佛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她不仅带来了前沿的医学理念,更以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个棘手难题。”城口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孟於华介绍说。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孙娇娇在城口189天的支医工作期间,充分发挥自身呼吸系统综合诊治及气管镜操作的专业技术特长,积极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科室共建、日常诊疗等各项工作;开展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从入科时科室每周进行1次气管镜检查到3个月后科室常规每周进行2次气管镜检查,使科室的气管镜操作例数较同期增长了200%,成功为100余例患者进行了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这些工作,规范并提高了科室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为城口县广大有肺部、气道疾病的患者排忧解难,受到医院、科室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同时,孙娇娇支医期间定期举办科室业务讲座、示范操作、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每2周进行一次规范的教学讲座,尤其是气管镜方面的教学,让城口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大部分医师做到了气管镜入门,培养了科室技术骨干,提高了医院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水平,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实现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从输血到造血蜕变,为科室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气管镜介入”队伍。
“我是从消化内科专业转到呼吸科的,呼吸专业知识薄弱,呼吸内镜知识更是空白,但孙老师很耐心但又非常严格,从阅片、定位以及气管镜的麻醉、接机,到气管镜的操作、气管镜报告书写等大事小项都手把手教学,将全部经验倾囊相授。”孙娇娇的徒弟杨思路感激道,在孙娇娇的“传、帮、带”下,让他快速实现了从毫无基础到独当一面,从内镜小白到科室骨干角色的蜕变。
为了满足继续提高医院呼吸内镜诊治水平,将呼吸科全员气管镜带出、开展内科胸腔镜等新技术的需要,城口县人民医院真挚申请让孙娇延期支医工作,但因各方面原因,孙娇娇还是于2025年2月5日结束了支医工作,返回了临沂。
“这封感谢信是荣誉,更是责任。感谢鲁渝协作的纽带,让两地亲情流动。线下帮扶虽已结束,但线上帮扶没有截止日期,直到你们强大到不需要我为止。”孙娇娇在微信上为城口的同事们这样留言。回到临沂后,她也是这么做的。在自身繁忙的工作之余,孙娇娇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在微信群答疑,远程帮助城口的同事在做气管镜前阅片,从线上进行把关和指导,不断为城口同事答疑解惑,提供诊治思路。
虽已返鲁,但通过平台远程会诊,她仍与城口同事并肩“云作战”,续写着两地情缘,用专业与热忱为城口县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注入“临沂力量”,共绘临城两地人民心手相连、共谋医疗协作发展的生动画卷。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