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
4月25日下午,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一老一小”服务改革工作。其中“一老”服务改革领域亮点频现,成功争创“2025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城市”,并争取中央资金4475万元,位居全省第2。
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临沂市在服务模式创新与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创新打造“线下运营+线上监管”于一体的新型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完成乐老汇老年公寓、山东健康临沂颐养中心等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5处。
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临沂市在服务模式创新与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县级层面,建设敬老院14处,在履行兜底保障、失能集中照护基础上,拓展服务示范、行业指导、资源协调等功能,实现县区全覆盖。镇街建设具备居家上门、对下指导、连锁托管村级养老服务设施等功能的街道(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61处。社区(村)建设城乡养老服务设施1212处,按需灵活设置短期托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等功能,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功能衔接互补的服务支撑网络。
为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临沂市印发《临沂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八项措施》,围绕发展养老消费新业态、拓宽养老消费新渠道等方面,系统施策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启动50家养老机构“试住周”活动,激发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活力。
下步,临沂市将高质量实施全国试点工作。主要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2025年完成老年人能力评估不少于2.4万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4000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8000人次。
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在设施建设、机构培育、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
贯通三类形态通堵点。“居家”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000户,指导费县、临沭县做好全省养老服务“五床联动”试点;“社区”建设示范性嵌入式养老设施不少于14处,每个县区至少建有1处;“机构”确保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75%以上,以此布局建设智慧养老平台,贯通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形态,实现 “一网通管、全域联办”。
做实镇域养老补短板。以镇布局、抓镇带村,采取“中心+驿站”方式,建好镇街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带动村级养老服务站点,开展关爱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构建镇域养老服务体系。选择部分县区,强化政策扶持,整合设施资源,加强改革集成,在全市、全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抢占新经济赛道兴产业。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出台临沂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引进培育山东健康集团、临沂城投颐养院等优质市场主体,搭建服务企业、生产企业和老年人三方供需对接平台,力争将蒙阴普泽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成为康养产品制造集采高地,带动保健食品、康复护理、医疗器械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用好蒙山、沂河、温泉等资源,推进康文旅融合发展,叫响“康养沂蒙”名号;与体育、教育、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多元业态,提振养老消费。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