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酒能作为非遗说明工艺首先是有传承的,这个味道确实很好。”5月11日,在阳都大集上,土生土长的沂南人孙仕琰被一种米酒吸引,了解之后,发现这是沂南县本土的酿酒品牌,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第十二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来临之际,沂南县组织举办“乐享生活 惠购沂南”阳都大集消费季活动,时间从5月10日持续到12日,全面展示沂南优质的特色产品,吸引省内外游客进一步看见沂南、了解沂南。积极参与其中的,除了沂南本土商家,还有不少像孙仕琰一样的居民,他们穿梭在熟悉的街道,购买着本地产品,将沂南近年来的变化尽收眼底,对家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当下,互联网带动的电销带货热度不减,线下实体平台同样珍贵。借助文化旅游节带来的流量和商机,非遗技艺、美食饮品、国补家电、外贸优品,还有歌舞表演等纷纷汇聚在阳都大集,让更多游客了解沂南风物,感受阳都魅力。放眼望去,有质地温润、雕刻精巧的徐公砚,有不断创新、针脚细密的蒙山妈妈老粗布制品,有活灵活现、富有童真意趣的左氏面塑,几家制鞋龙头的摊点连成一片,各色款式应有尽有,农机电车让利补贴,人来人往十分接地气。据了解,本次大集共设置217个摊位,精心挑选了县域六大产业链的167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沂南七大系列1700多个产品,将1719平方公里的风貌通过一系列精心布置的展品和互动体验得以浓缩呈现,让游客在现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这是我们参加阳都大集的第三年了,大集办得非常好、非常热闹,外地来的游客也很多,这给了我们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搬越大、越办越好,让更多朋友了解非遗。”沂南杜氏米酒第五代传承人朱元玉表示,杜氏米酒现在已经是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大集上有很多人来品尝购买,了解米酒背后的工艺传承,朱元玉对此感到很荣幸。
现在,阳都大集已经是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这样的大集,沂南的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得以结合,为文旅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许多游客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购物和观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沂南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的机会。沂南县贸促会会长王家辉表示:“我们已连续三届举办阳都大集,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介沂南名优产品,深化政策引导、场景创新、服务体制三位一体促销机制,激发群众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
阳都大集的成功举办为第十二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揭开了序幕,围绕诸葛亮 IP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为提促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