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
2024年,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在深化产教融合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与华为、博赛联合成立“鸿蒙生态联合创新开发中心”,并成功获得华为ICT学院优选级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学院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也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鸿蒙生态联合创新中心:打造技术研发与人才孵化高地
据信息工程系负责人赵乾坤介绍,该中心以华为鸿蒙系统为核心,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配备鸿蒙开发套件,引入华为认证课程体系,搭建“教学-研发-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了从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到项目孵化的完整链条。目前,已有31名优秀学生通过HCIA认证,3名教师获得HCIA和HCIP证书。自主研发的纯血鸿蒙APP“数智赋能大学生就业平台”已进入灰度测试阶段,未来将面向全国高校推广使用。
在产业合作方面,中心联合企业组建了物联网和鸿蒙生态与软件外包两支研发团队,成功开发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临科就业一点通”等10余项数字化项目。其中,“临科就业一点通”凭借精准匹配企业与毕业生需求的创新模式,入选省级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并获评“2024年度临沂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二等奖。
校企合作纵深推进: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
作为信息工程系的重要合作伙伴,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职业教育事业部华中区总经理李爽用“与有荣焉,未来可期”概括合作感受。“从共建课程到共育师资,我们见证了学校‘产教融合深度化’的实践路径。”李爽举例,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正是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的成果体现。
目前,双方已共建江苏太仓、吴中两个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数字工厂”,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开展实训教学。李爽透露,下一步计划共建“数智化产教园区”,整合VR、AIGC技术打造沉浸式实训场景,并针对元宇宙内容开发等新兴领域开设订单班,定向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
未来锚定“双高”建设,深化创新突破
面向2025年,信息工程系将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鸿蒙生态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教学转化。“我们将联合凤凰数媒(北京)、济南博赛等企业开发5门以上新形态教材,并启动‘双师型’师资培训项目,确保至少20人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赵乾坤强调,系部还将深化与临沂应用科学城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在教育管理方面,信息工程系将进一步完善模块化工作流程,通过量化考核制度提升学生管理效能。赵乾坤特别提到,“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培养”是系部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技能竞赛、订单班还是项目开发,我们致力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
“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为以后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王璐瑶分享道。她提到,系里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丰富的企业项目实践,让她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从鸿蒙生态联合创新中心的落地,到技能竞赛的累累硕果,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正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创新实践,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样本。正如李爽所言:“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校企双向赋能、彼此成就。”在这片职教改革的试验田中,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正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书写着“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