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
在高等教育与产业加速融合的当下,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以短剧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专业向数字传媒方向转型。通过整合跨系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战平台,人文艺术系成功构建了从内容创作到传播推广的数字传媒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
人文艺术系专业设置多元且复杂,涵盖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舞蹈表演、早期教育及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这些专业跨度大、领域多样。如何将这些专业整合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群,成为该系面临的一大挑战。
“产业需求是专业建设的风向标,只有锚定产业方向,才能确保学生的就业前景。”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党总支书记张建军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广泛的产业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该系最终决定以数字传媒产业为核心,整合相关资源,形成全产业链的专业模式。
在调研过程中,张建军团队发现短剧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结合了品牌宣传与娱乐内容,深受市场欢迎。然而,短剧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涉及编剧、导演、演员、拍摄、后期制作、推广等多个环节,需要跨系合作才能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为此,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与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浙江聚邦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了数字传媒产业学院。该学院整合了人文艺术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现代农业系等多个系部的资源,形成了从剧本创作、导演、拍摄到后期制作、推广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是山东头部媒体企业,具有丰富的数字媒体资源和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合作共建单位,可为学院数字媒体智慧平台建设提供资源、技术和传播方面的支撑。浙江聚邦集团旗下聚邦短剧科技具备全链条短剧生产运营能力,钱塘数字短剧产业园提供真实产业载体,汇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资源。三方合作,可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传媒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与前瞻性。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充满朝气,步履铿锵,短短五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办学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学校的发展历程,就是一幅我国高职教育探索发展新范式的生动缩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加增表示,前期,三方共建数字传媒产业学院,抢占了数字产业人才培养的风口前沿。为充分展现临科的办学理念,网媒集团创新传播方式,用活泼的镜头和笔触,讲好临科故事,将一个活力四射、昂扬向上的临科,呈现在公众视野中。下一步,网媒集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职教育的“临科样板”,贡献力量!
“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不仅是一个教学平台,更是一个产业合作平台。”张建军进一步介绍说。通过该平台,学生们可以参与真实的项目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山东首部校园文化题材数字短剧《竞技・正少年》便是学院落地的首个项目。目前该剧已拍摄完成,即将上映。
人文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崔俊豪在该剧中成功塑造了苏萌这一角色。尽管毫无表演基础,但在半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她不断摸索、学习,逐渐学会了自然地面对镜头,与镜头进行眼神交流,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外向。“报名参演这部短剧,是因为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我颇为相似,这次拍摄经历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激发了对表演的浓厚兴趣。未来如果有机会,都愿意再次尝试,通过这些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崔俊豪说。
“通过数字传媒产业学院这个平台,我们环境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正在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转型。”张建军表示,这两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数字传媒产业相结合,开设了剧本创作、导演、拍摄、后期制作等相关课程,培养具备数字传媒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参与工作室,已完成第二个项目《扬帆·正少年》的剧本创作,下一步将着手进行拍摄。
实训室与平台建设是支撑专业转型的关键。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正在建设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公共实训中心,其中包括短剧实训室、电商实训中心等多个功能区。通过这些实训室和平台,学生们可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最新发布的“高等学校网络视听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共建单位名单中,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凭借专业特色和产教融合成果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全国37所共建高校之列。这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以及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人文艺术系将继续以产业思维办教育,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室与平台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全力为临沂电商与跨境电商企业赋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张建军表示。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