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梁红国 王雪 通讯员 李先霞 临沂报道
六月熏风蒸腾起暑热,干燥的天气恰好适宜小麦收获。在沂南县界湖街道枣林庄,大片平坦的麦田漾起金色的麦浪,收割机往来轰鸣,颗颗麦粒倾泻进储粮仓。在雨天来临之前,他们要把800余亩小麦收割风干,确保夏季丰产丰收。
随着“三夏”生产全面展开,沂南县的农业生产正稳步推进,尤其在小麦收获和夏季播种方面,机械化作业显现出强大的生产效能。在设备的选择上,许多种植大户已经开始使用高性能的导航播种机,田间地头还能看到铺设的喷灌设备,作业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突破了以往农业“靠天吃饭”的限制。目前,全县已投入联合收割机1600余台,各类机械设备总数超过8000台(套),其中收获小麦的面积已达34.2万亩,收获进度达到85%。
“我们枣林庄现代农业创业园今年一共种了800余亩小麦,亩产量能达到800斤到1200斤左右。”界湖街道枣林庄党支部书记李书勋表示,现代农业创业园种植集中、面积大,适合机械化作业,最忙的时候有四台收割机同步作业。
气象条件的配合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冬春季节开始,小麦出苗后光热充足,越冬期未遇到极端寒潮天气,整体苗齐苗壮,田间群体大,长势好于去年。沂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四雁工程办公室分管负责人马晓东向记者介绍:“沂南县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达到40.2万亩,主要集中在辛集、蒲汪、湖头、苏村、大庄、砖埠及青驼等乡镇。”面对丰收,马晓东表示,为了扎实推进夏收夏种夏管,沂南县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三夏”生产工作方案》,以党建力量引领方向,出台相关政策与配套措施配合落地,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此外,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顺利进行,与天争时、加紧抢收,沂南县农技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墒情监测与天气预报工作,联合气象局建立了“三夏”生产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协同应对等措施,确保了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小麦收获后,枣林庄的现代农业创业园里播撒下新的希望:玉米、蜜薯等多种作物轮作生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下一步,沂南县将继续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合理调度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能,以科技硬实力提升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