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李梅 临沂报道
为扎实推进花卉选育实训基地、盆景创作实训基地建设,6月19日上午,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全国花卉盆景专家行”活动。邀请中国花卉协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等专家到校考察指导,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论证与专业培训,为学院相关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前,中国花卉协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等专家团队与学校领导共同参观现代农业系及实训农场,实地育与盆景创作实训基地建设进展。期间,相关领导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盆景创作实训基地”“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花卉选育实训基地”揭牌。专家们对基地规划布局、设施配备及产教融合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实训场景、强化校企资源对接的建议。
揭牌仪式后,学校召开了全国花卉盆景专家行座谈交流会暨花卉选育及盆景创作实训基地建设论证会。与会人员围绕花卉盆景产业发展态势、人才需求状况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同时,各方还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关键议题交流意见,为学校深化专业建设、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
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会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朱根发在发言中对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速度赞不绝口。他提到,从去年在建的温室到如今成型的实训场景,学校在短短一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自 2020 年获批建校后的成长更是令人瞩目。朱根发以蝴蝶兰产业为例,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纪 90 年代主导从化高山基地蝴蝶兰催花技术攻关的宝贵经验。谈及当下产业格局,朱根发指出,山东作为北方最大的花卉消费地,年蝴蝶兰消费量超百亿元,但面临 “量增价跌” 的困境。在分析国内国际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他强调全国花卉产业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借鉴云南鲜切花、广东盆栽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单位土地产出。同时,他呼吁院校与企业携手共建资源库,攻克 “卡脖子” 品种难题。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沈如茂在会上明确了学校发展规划。他表示,学校将立足山东农业大省优势,差异化发展,避开南方产区竞争,聚焦适合北方气候的花卉品种培育,借助青州市场辐射华北消费端,全力打造 “北方花卉人才培养高地”。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计划推出 “万元创业计划”,让学生通过销售 1 万盆花卉实现生活费自给,并嵌入 “初级 - 中级 - 高级” 技能认证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校企合作上,学校制定 2027 年阶段性目标,将与科研单位共建 “花卉育种联合实验室”,着力解决北方花期调控、抗寒品种培育等技术难题,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兰花组培苗生产,实现学生实战能力提升与企业用工需求满足的双赢。此外,学校高度重视 “双师型” 师资建设,邀请黄金国、杨文兴等盆景大师入驻工作室,开设 “工匠班” 传授传统技艺,并积极对接行业协会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标准实时同步。
当天下午,盆景大师黄金国、杨文兴在学校现代农业系盆景大师工作室,为“盆景创作工匠班”带来了精彩的培训授课。大师们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盆景创作的核心技巧与前沿理念,通过实操演示与案例解析,帮助教师和学生们掌握传统技艺精髓与创新方法。
据悉,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花卉选育实训基地,是由学校与山东清风居国兰花卉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也是学校第一个“校中厂”,总投资360万元,占地6000平方米,可栽培国兰2000盆、蝴蝶兰成品花5万株、成苗10万株。盆景创作实训基地,以学校与临沂市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创建的首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包括大师工作室、盆景园和盆景大棚等,可栽培各类盆景 5000株,两年来已培养350名盆景创作学徒和一批职教名师、沂蒙工匠。这两个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既开创了“校”“企”“协”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也拓展了职教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