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注入田间地头 临沂这群大学生用科技为莲藕病害 “破局”

2025-07-11 16:08: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彩 李梅
play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李梅 临沂报道

  盛夏的藕塘泛着粼粼波光,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徐八湖村的莲藕种植基地里,一群身着绿色马甲的大学生正弯腰采集水样。泥水没过他们的雨靴,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手中的取样瓶却稳稳当当。“这片藕塘是乡亲们的‘钱袋子’,数据必须精准!”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高艺宸抹了把汗,对同伴说道。

  百年产业遇瓶颈 科技助农破难题

  八湖镇莲藕种植有着200余年的历史,有着“中国莲藕之乡”美誉,然而近年来,腐败病等真菌病害让莲藕亩产骤降,严重制约了农户增收,也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最严重时,一亩地要烂掉三四成,看着辛辛苦苦养殖的莲藕烂在田里,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毫无办法。”徐八湖党支部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向峰说。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组建助农兴农服务队,依托专业优势,以 “三下乡” 活动为载体,将实验室搬进藕塘。师生们蹚淤泥、测水质,最终创新推出 “三维一体预防矩阵” 技术体系,通过组培育苗筛选抗病种苗,用 “以菌治菌” 的绿色方式抑制病害,再搭配立体种植优化田间环境。这三招齐下,使莲藕腐败病发生率较往年降低 50%,优质莲藕占比提升至 70% 以上。

  “就像给莲藕穿上‘防护服’,现在我们的莲藕生长健壮,病害少了,产量高了,口感也更好了!”八湖莲藕产业根基稳了,种植户的笑脸也多了。刘向峰兴奋地算起账:“如今亩产已从 2000 斤跃升至 4000 斤,每亩多赚1000元!”

  实验室连田间 青春力量注活力

  “第一次在田间地头看到当地莲藕受腐败病等真菌病害腐烂的场景时,我特别揪心。”高艺宸是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入校后,她跟着学校助农兴农服务队多次赴八湖镇进行志愿服务。这个00后姑娘至今难忘那一幕,回校后便牵头组建了“沂藕智护”项目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扎进实验室和田间,反复调研试验后创新构建了 “三维一体预防矩阵” 技术体系,最终攻克技术难关。

  解决种植难题只是第一步。在临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加持下,八湖莲藕不仅长得好,更卖得“俏”。助农服务队积极整合政府政策支持、高校科研资源及社会市场力量,搭建起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通过与电商平台对接,开展直播带货,让八湖镇的莲藕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与大型商超、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莲藕从初级农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华丽转身。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莲藕的附加值,更切实带动了当地种植户收入增长,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是最好的成长课堂。”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老师徐同伟告诉大众网记者,自 2021 年以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组建的六十余支社会实践队伍,开展 500 余次助农活动,其中助农兴农服务队于2024年荣获 “全国乡村青春笃行国家示范团队” 称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了‘三农’的重量,这种扎根大地的实践教育,比课堂讲授更有力量。” 徐同伟的话语里满是欣慰。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同时也是“临沂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牵头学校,勇挑重担,聚焦 “中国莲藕之乡” 临沂市八湖镇的产业发展痛点,以科技创新为利刃,切入莲藕种植难题,为当地莲藕产业注入活力,成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科技赋能与青年担当在时代浪潮中的深远价值。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