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众网11月13日讯 临沭县石门镇把农民致富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立足本镇荒滩荒沟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林果种植、畜禽养殖、劳务输出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今年1—10月份,该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630元,同比增长13%。
植林果,建设“绿色银行”。石门镇属低山丘陵乡镇,近年来,该镇立足荒滩、荒沟面积大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板栗、蜜桃为主的果品生产,同时建设高效经济林,镇里出台了开发荒山、荒滩、荒沟的优惠政策,实行地随树走,谁栽谁有,有偿转让植树权和管理权,同时将全镇宜林地带、道路两侧和宜林荒滩进行拍卖或承包,承包期15—30年不变。此外,该镇还为群众引进了优质板栗、蜜桃、苹果等新品种,派技术人员为果农搞好指导和培训。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激发了群众大搞林果栽培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发展各类林果6000亩,速生杨丰产林10000余亩,户均0.9亩。
养畜禽,打造鲁东南第一镇。石门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地多、人多、农作物秸秆多。针对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决定把畜禽养殖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着力打造鲁东南畜禽养殖大镇。镇里先后投资30万元建成6套标准化养殖场对外租赁,并指导全镇29个行政村协调土地近2000亩,建成了62个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380多户,小区内实行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配料配方,统一引进良种等服务,今年来,全镇生猪存栏达到1.8万头,家禽存栏19万只,大牲畜存栏2万头,其中,新引进奶牛400头。如今,养殖业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
输劳务,聚四方财。石门镇有5.3万人口,每年除集中农忙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农闲阶段,为进一步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按照“健全网络、广辟渠道、有序转移”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政策,运用外出务工的先进典型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导力度。并开展一带一、一带多的“双带”活动。同时,镇里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所,工作区、村(居)都有相应的组织,选聘劳务输出信息联络员100名,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开设技能培训班,免费进行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到目前,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已突破10000人,年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