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众网3月19日讯 临沭县检察院自1994年提出检察文化建设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十六年来,检察机关的执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深入人心,检察职业英雄群体不断涌现,检察礼仪逐步规范。同时,该院检察文化力求凝聚人们检察历史认知、检察事业的现实感受、积淀检察人的行为准则和崇高精神追求,以检察工作指导思想、检察职业者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职业良知、职业规范、人文环境、文化生态、诚信和责任意识为价值认同,全方位深层次打造具有临沭特征的检察文艺和检察文化。
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院连续16年受到省市院表彰,荣获“五好检察院”、“一级检察院”、“全省先进检察院”,2008年初该院控申部门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纵观业已取得的成就,该院在文化建设方面经过了这样三个不同阶段:检察职能的宣传、人事制度改革和检察工作规范化的建设、检察职业形象的重塑。
检察文化建设的提出和践行
1993年是新一届党组成立的第一年,面临着极为繁重的反贪污贿赂和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任务。这个时期该检察院只有干警五十四人,各个部门人员少、任务重,刑事诉讼法没有修改,办案时间短,全院干警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从全日制法学院学生进入渠道狭窄,具有法律专业学历的仅仅7人。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老中青群体年龄结构呈现倒三角状态,业务骨干的断层现象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
基于上述基本的情况,临沭县院的文宣工作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检察机关、检察职业、检察工作、检察实绩等没有被社会所完全了解、支持、关注。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党组反复研究,宣传检察工作规划通过实施。从此,以检察机关职责权能、工作成效、先进人物等主要方面的宣传工作等被纳入了检察业务范围,极大地扩大了检察机关的社会认知程度,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和县委的高度评价。
配合这一时期文宣任务的辅助措施还有如下几个方面:“五个一”工程的全面实施、检察官学会的成立和运行、联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制度的出台实施,很好地联系了农村基层群众,扩大了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和认知程度。所谓“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业务科室承担着联系一个学校、一家国有企业、一个村街社区、一个农户、一个贫困学生。科室对其联系的学校、村街社区、企业每年最少要上两次法制教育课,对村街社区每年要免费送去最少两场电影,帮扶一个贫困农户、一个贫困学生。这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是在人员缺编的情况下进行的。各个业务科室既是业务上的实际工作者,也是兼职文宣人员,承担着双重的考核任务。人人动手,逐渐成为该院的习惯,为后来的量化考核制度的出台奠定了基础。检察长的《基层检察院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之浅见》在1994年吉林《检察研究》登载、《建设一流班子,争创一流业绩》在1995年《山东检察》刊载。文化建设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队伍建设的层面上初显。
1994年,该院组建专业化工作部门——反贪污贿赂局。以此为契机,对本院各部门的力量配备重新调整,组建了五个派驻检察室,先后撤并了六个派驻检察室,初步适应了当时的各项工作需要。同年,这个院在全市基层院推出检察专题电视节目《临沭检察》,每月一期。从此《临沭检察》成为该院的一道文化大餐,也成为临沭人民收视率最高的电视专题节目之一。年底该院推出第一期《检察之春》文艺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好评。临沭县院以扎实的业务、良好的形象,在全县政法机关的考评中,连年第一,为社会肯定和认可。自1993年至1998年,该院连续五年受到省院的记功表彰。以外树形象的文化建设开始根植于检察工作之中。
在这一时期,临沭县院于1995年面向社会选聘了十九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年轻同志,被充实到各个部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该院积极推动法学学历教育,先后有32同志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为该院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5年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检察年鉴》也刊印出版。同时,该院每年还为每个干警准备了设计精良、携带方便的工作记事薄《检察怀历》,《检察怀历》里每一页都有一句格言,每周有一个历代廉政小故事,成为各位干警的励志心爱,促进了干警自律意识。以内强素质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为了扩大检察机关的影响,加强检察机关和社会的联系,规范检察人员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特约检察员、执法执纪监督员制度在该院建立。客观地说,这一崭新的自律措施架起了一道联系社会的新的桥梁。
人事制度改革和规范化建设
1998年是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开局之年,以内部管理机制机制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检察职业纪律和制度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该院派出三个考察组,到福建厦门、湖北武汉、河北黄骅等地学习兄弟单位的制度建设,初步制定了以干警分级管理、各部门办案规程、装备财务管理、学习等六十八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考评制度。制度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任务和鲜明特点,也成为检察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是年十月初,该院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干部制度任用改革——以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部门正副职的选聘,同时一般干警实行双向选择岗位。竞争上岗公开而透明,保证了公正性;双向选择,达到了人尽其才的目的。这一崭新的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警努力工作、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制度管理人和事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制度的规范性促进自律意识的培养。这一做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成为该院一个亮点,被其他地区所借鉴,也被本县其他单位所借鉴。改革显现出的其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了干警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这一时期,随着检察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的领导逐步推进,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也要求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到2007年,先后有五名干警进入高校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引进具有法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选调生以及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等10名,有74名干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院在职干警的92%,从根本上改变了干警的知识结构偏低的状况。
经过两年的努力,该院2000年被省院授予“五好检察院”。此后,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该院以局域网建设为依托,加大投资力度,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实现了人手一台微机的“无纸化办公”的目标;信息化建设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该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在院工作规则、部门及其人员职责、业务规范、队伍管理、行政管理、礼仪规范等六个方面共计190个规范性文件(含6个暂行规定、试行规定)出台。以办案警务工作区、控告申诉接待大厅、听证室、检察长接访室、档案室等全面提升档次。2004年被省院评为一级检察院、全省先进检察院,被市委市府评为“创人民满意先进单位”。到2007年,该院连续16年受到省、市院记功表彰。
在文化载体方面,该院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展示全院干警的才艺。体育竞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法律论辩、党建知识等比赛、琴棋书画赛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干警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干警的情操。编辑的《我为检察事业添光彩》的系列集子,记录了全体干警工作、生活所感、所思、所悟,《临沭检察论坛》为干警搭建了交流情感、增强文化修养的网络平台。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检察文化
自2007年10月以来,临沭县院的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该院检察文化建设以检察职业者为主体,强调应当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地位。全院上下在这一主题中,人人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以人为本,尊重干警的首创精神。以此为动力,全院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为了促进、繁荣干警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成果,该院在内部网络上开辟了“心灵驿站”的博客平台,设置了“工作日志”、“美文欣赏”、“散文随笔”、“法学园地”、“心得体会”、“系统公告”等六个栏目,各种文体的文化题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每月有近百篇内容各异的文章进入博客。这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领导和干警近距离了解、沟通,达到了丰富干警精神生活、培养和发现人才的目的。
2008年的春天是一个春雨连绵、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承载了人们丰富希翼和美好期盼,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景即将到来。临沭县院收获的第一个硕果是“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接着就是“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在全市率先开通,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好评。《规范轻微刑事案件标准》、《办理公诉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等执行宽严相济的形式政策的规范性文件获得上级检察机关的认可,监所检察部门、民行部门职务犯罪侦查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侦部门查处职务犯罪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了加强监督和规范化建设,检务督察制度推行,机关自身建设走向更加积极的方向。
为了激励干警的创作精神、发挥检察文化的辐射作用,该院从博客里选择了部分干警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性、励志性文章,辑录成册,谓之《春天》;《临沭检察之声》在临沭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它向社会传递了“知民生、传民意、听民声、释民疑、促廉政、构和谐”的时代和谐理念;《临沭检察》电视专题节目重新包装,以检察工作和检察知识为主要内容,增设新的板块栏目,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新时期检察工作重点的信息、检察知识,展现当代检察官风采;《我为检察事业添光彩》辑录以该院创作的文艺节目脚本、举办演讲比赛的演讲稿、干警发表的宣传本院检察业绩和干警风采的宣传稿件、诗歌、散文、书画等汇集成册;《检察才艺展示》先后开展了书法、绘画、摄影展、棋艺比赛、体育比赛以及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法律辩论赛、读书交流、检察沙龙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不间断”的文化氛围。干警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充实了干警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队伍素质;《检察之春》春节文艺晚会,坚持弘扬法治、共建和谐的主题,将法治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起来,不断向观众奉献充满和谐愉悦韵味的文化大餐,营造检察文化氛围,塑造检察干警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开拓创新的新形象,讴歌检察机关的新变化和新业绩;《光辉岁月》是以《临沭检察年鉴》和档案为史实资料,回顾和纪念恢复重建30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编写而成的院史;整理了30年来所有受到各级表彰的先进个人资料,重新布置检史展览室和荣誉室,激励干警奋发向上、勇于实践、用心工作,向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献礼。这些具体措施,增强了检察干警的荣誉感、自信心、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沭检察人更加意气风发,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如既往,以自己的智慧、创新的精神,继续谱写出检察文化新的和谐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