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一座商镇百年沉浮
当年商贾云集 如今期待复兴
2009-06-12 09:02:00 作者:记者 田慧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
 坐落在街边的中药堂。田慧 摄
 1909年建立的百年老字号“源兴涌”商号旧址。田慧 摄 "郯城县马头镇,始兴于唐,盛于明清。傍依沂川,舟楫入运,上至京卫,下抵苏杭,素为鲁南苏北之重镇,物资交流之商埠。"在郯城马头镇退休中学教师孙嘉辰编纂的《郯城县马头镇百年沧桑》里,描绘了昔日的马头镇的繁华景象。 "码头"在岁月的流逝中简化为镇名"马头",马头镇的商业,经历了繁荣,经历了衰败,但现在终于又迎来了新的生机。 因商而建 聚集商铺300余家 马头镇人口不足10万人,但是小吃却很出名。马头糁,马头朝牌(即烤牌),都是著名的小吃。对此,当地镇党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此解释:“农村惯于自己做饭,商品经济不发达;但可能因为马头自古就是生意人多,他们不愿意耗费时间自己做饭,宁愿买点吃的别耽误挣钱。” 据孙嘉辰和当地人的介绍,在鼎盛时期,全镇的大小商店和手工业作坊有三百多家,在郯城县有商会之前,马头就有了商会。马头镇分为北水门、颜道口、西道口、大东门等多处集中的商业区。 其中,北水门是马头镇南北大街北端沂河堤岸上的建筑物,这里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沂河船工的航标,商贾的驿站,也是游客的中转站。 道口则是水路和陆路的交会处。在北水门东西两侧分别有颜道口和西道口,其中颜道口是为了装卸货物而设的港湾,西道口则是摆渡的优良港湾,是郯邑通磨山、兰山等地的重要关口,同时也是渔船的避风港。 大东门则是饭铺、客店、摊点相间而设,家家开客栈、办坊店,烧茶炉。东大街是马头镇的交通要道,向东达县城,向南通刘马庄(今新沂),向北可达沂州府(今临沂)。 正大街,西大街,方正街……每一条街都有着自己的经营特点,或为仓储集中地,或为客栈集中区,或为“美食街”,或为“文化中心”……可谓是街街皆繁华,户户有生意。 据孙嘉辰介绍,清末民初至“七七”事变前,全镇大小商店和手工业作坊三百余家,生意兴隆,市场昌盛,形成了郯城的商业中心,亦为鲁南苏北的一大商业重镇,享有“小上海”的美称。 百业兴旺 生意做到东南亚 孙嘉辰告诉记者一个几近消失的歇后语:“泰顺的老鼠——倒贴(盗铁)”。泰顺是晋商在马头镇创建的一个店铺字号,主要经营铁货,歇后语的产生可见其影响之大。 在马头,晋商众多,还有专门的晋商商会。大约因为关公是山西人,当时的晋商商会就在关帝庙处。乾隆郯城县志载:“关帝庙(即山西会馆)在马头镇,离城20里。自康熙五十九年晋商置地基共二十二亩。” 源兴涌商号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南洋。2009年,源兴涌商号静静地迎来了它的百岁生日。这座坐落在如今郯城县马头镇党委的小红楼当年经营土特产品,是当时马头镇300多家商号中生意做得最大的一家,货物曾经一度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据说,日本侵略军至此,仓库被烧,成麻袋的花生米、大豆,烧了两个多月还未熄火。 油坊是马头当年的支柱产业,曾有“八大油坊”之说,加上那些规模较小的,有几十家之多。专门经营土特产品的店铺有“源兴涌”、“美化同”等几十家,还有的兼办缫丝厂、鸡蛋厂。每年收购蚕茧,缫成丝后,远销南方各大城市。收购的鸡蛋,雇人打蛋,提取蛋清,装桶外运。 纺织业是马头的传统手工业。据有关记载,清末民初,滕州人屠德功、庞孝章等人来马头,开办织布作坊。1923年,王连奎、李清堂等,分别从潍坊、昌邑迁居马头,开办织宽面白布作坊,使用洋纱,布面平整光滑,人们叫它“白洋布”,深受欢迎,短时间内发展到几十家。针织业也相继开办,毛巾、手套、袜头、长筒袜等也兴旺起来。 随着各业的兴旺发达,其他的手工业也相应发展起来。如红炉业很快发展到20多家。马头的刃子家什远销安徽、河南和江苏沭阳、东海、连云港一带,很受群众欢迎。铜匠业、锡匠业、银匠业、皮革业等也像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文化繁荣 "郯马调"广为传唱 马头的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尊重文化,尊重知识。为了不使带字的纸被任意践踏,旧时马头镇有老人专门义务把街面上人们丢掉的带字的纸收集起来,装满一口袋,背到河边烧掉,最后把纸灰撒在沂河中。 小吃的名字也透露了文化的底蕴。在马头,烤牌叫做朝牌,据说因其形状形似上朝用的笏板,当地的文人便以朝牌命名。 流行于鲁南地区郯城、马头一带而得名的“郯马五大调”,是这里民间音乐的代表。“郯马五大调”又称“郯马调”,也称“淮调”、“五大调”。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歌曲演唱形式,其旋律委婉圆韵,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际情谊,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和欢迎,被当地人誉为“咱老百姓的雅歌细曲”。 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必然带来开拓的思想。记者查阅了当地的历史,发现了大批革命人士:比如方远照,辛亥革命烈士;比如于霭辰,早期同盟会员和著名民主人士。于霭辰所办求是小学的教师刘之言创建了中共支部并任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临、郯、费、峄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后被称为鲁南第一支部。 |
大众网--山东省第一新闻网站,省委宣传部主管、大众报业集团主办。欢迎党政、事业、企业单位来稿、提供新闻线索,展示形象、洽谈广告投放计划!
大众网--新闻发布后10分钟,将被全国主流媒体或者大型商业网站转载。
◆ 投稿邮箱: linyi@dzwww.com
◆ 在线QQ:447603033
◆ 电话:0539---2022101(临沂记者站) 0531---85193309(济南总部)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临沂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临沂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临沂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临沂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临沂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临沂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临沂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临
沂
大
众
网
·
网
络
大
众
新
生
活 |
|
内容页面嵌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