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网上书店成购书主渠道
22日,记者在青岛文化街与文化市场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其中有18位曾有过网上购书的经历,逛实体书店只是偶尔。“除非网上没有我想要的书,否则不会去书店。现在网上购书多方便,折扣又低。书店里的书贵不说,还要浪费时间精力去逛去找。”中国海洋大学学生王剑表示。
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现在的图书都是“快餐”,比如考试类书籍,过一年就不能用了,“买正版的太浪费,网购一套20多本的公务员考试书,加邮费才40多块钱。”青岛理工大学王鹏说。
“网上书店对我们冲击太大了。”文化街一家书店负责人表示,网上书店已经把实体书店逼进了死胡同。文化街开办之初有十几家书店,22日上午,记者数了数,现存书店只剩下了6家。
无奈: 书店“兼职”卖衣服
22日上午,记者在青岛文化市场看到,这里有十几家书店,为吸引市民,书店基本上都在打折促销,一般为8折,最低的能到5折,但即使是这样,这里的顾客也不是太多。
在青岛市文化市场,多家书店的负责人表示,开在这里的书店主要以批发为主,“靠零售,早倒闭了!”一家书店的负责人姜女士说。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是暑期旺季,但很多书店里顾客寥寥,工作人员都在忙着将书籍装运与打包。“这些书都是批发给城阳一些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
在昌乐路,记者看到这里的一家书店竟然打出了承接服装订单的招牌。老板告诉记者,书店里卖衣服是迫不得已。 “现在店面租赁费这么高,单卖书又不挣钱,所以只能卖点别的。卖服装也是初步尝试,如果效益好,肯定要转行做服装。”老板说。
“受网上书店的冲击,现在实体店不好干,我们店从成立之初就不打折,到四年前开始打九五折,再到现在打八折,效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文化街上汉京书店的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
转变:实体书店网上卖书
在青岛书城,里面虽然人头攒动,但是看书的大大多过买书的。书城企划部经理崔立群表示,网上书店的折扣和送货上门的便利“抢走”了不少实体书店的读者,尤其是教师、医生和大学生这几类社会上读书的主要群体。“因为房屋投入、员工工资等运营成本的问题,我们实体店的书打到8.5折就不赚钱了。但更多读者重视书的折扣,想要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书。”崔立群表示。
在文化市场,不少书店开始悄悄“变脸”,既经营实体,又经营网上书店。十几家书店中有7家书店公开表示自己在网上也有网店。“网上开书店,成本非常低,这样也能给客人更大的折扣。”
也有市民表示,实体书店永远不能被网上书店所取代。家住长春路年近五十的杨先生表示,他从小就养成了逛书店的习惯,喜欢淘书的感觉,从网上买书目的性太强,现在连环画已经很少卖了,只能靠去书市、书店、文化街淘。“算是一种怀旧情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