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王明清:以“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民”模式 推动费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4-22 12:3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旭
play

  大众网见习记者 宋旭 临沂报道

  “原来村里的花生种植合作社,一直存在着品种老旧、种植技术落后、花生油加工架期不长以及销售方式落后等问题,合作社忙活一年下来,收入不多。”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王明清在费县经过三年的挂职工作,凝练出“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民”模式,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合作社走出了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2020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实施“三个突破”战略,在招远、费县、郓城等3个县(市),建设整县域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市)。

  费县运丰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花生种植、花生油加工及销售的企业。该合作社成立了十几年,沿用老品种和技术种植花生,使用传统花生油加工工艺,采用送货上门销售方式,虽然该合作社成立十几年了,但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科技引领带来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合作社获突破式发展机遇,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富裕

  2022年在费县“三个突破”指挥部的指导下,王明清与费县运丰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科企创新联合体,签订花生种植示范基地技术服务合同1项。依托科企创新联合体,给该合作社建设150亩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引进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40多个,推广花生单粒精播技术、蛴螬绿色防控技术。花育25、花育36、黑花生等多个品种亩产超过1200斤,合作社的花生种植收入较往年增加了10万多元。合作社为改进花生油生产工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委托王明清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项,立项经费60万元。

  2022年8月18日,王明清联合费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了“费县花生创新联合体2022年技术培训会”,邀请花生所宫清轩、崔凤高、曲明静、陈静、袁美等专家面对面给农民讲课,解答农民在花生种植中的技术问题。

  2023年3月,邀请花生所专家袁美、毕洁、任艳、陈光辉等到合作社种植基地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成分,为种植花生提供科技支持。

  此外,为延长花生油货架期,增加花生油产品种类。2023年王明清给该合作社捐赠高油酸花生种子,为该合作社生产货架期长的优质高油酸花生油提供原料。

  合作社成立以来,加工花生油的原料来源一直困扰着合作社的赵善军,经常跑到省外采购原料,费时费力。在农科院王明清的建议下,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在当地建立种植基地,比市场高3毛的价格收购花生,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积极性,目前已经有500多户农民签订了花生种植订单,带动了当地花生种植业的发展,践行共同富裕。

  同时,王明清、郭志青还与费县运丰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利益共同体,2023年4月给合作社引进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的10万元,占合作社股份的10%,为合作社注入国有资金,大力支持了合作社发展。

  针对合作社花生油销售的问题,指导合作社建设直播平台,打破了花生油只能销售供应100公里范围的限制。2022年9月后,合作社生产的花生油已经卖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多个地方,采用电商直播,销售量明显增加,一次直播能卖1万多桶花生油,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民”模式,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该模式中,科技人员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在花生品种选育、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着重做好花生“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技术培训和指导;合作社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做好花生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经营工作;种植农民要按照技术培训的要求抓好花生种植的各个环节,为合作社提供优质原料。通过科研人员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赋能,实现合作社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农民更新花生品种,提高收入,从而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奔向共同富裕。

  此外,在科技人员帮扶企业时,采用科企创新联合体、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开展工作。采用“揭榜挂帅”方式,企业将需要做的研发工作委托给科技人员,在解决企业难题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

  下一步,王明清继续推动“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民”模式,推广种植良种花生,把“小花生”,做成“大产业”,不断拉长花生产业链条,走出一条花生育种、种植、购销、加工、旅游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之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