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编者按:“齐鲁交冲,淮济要道,右接洙泗,左探临沂”,在市县中点,祊河之滩,有一小镇名曰“探沂”。作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山东省“百镇示范行动”示范镇、临沂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和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核心区,探沂镇深耕木业、化工两大产业,不断激发产业后劲,加深城镇融合程度,突出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化营商环境,用勤劳汗水与智慧结晶谱写了振兴致富的时代华章。即日起,大众网临沂联合费县探沂镇共同推出《看欣欣向荣的探沂镇》系列报道,深度探寻“特色小镇,木都探沂”争做县域经济新标杆,剑指“鲁南第一镇”,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通关“密钥”。
大众网记者 卞旭 见习记者 陈莹 临沂报道
暑去冬来,入学季已过许久,临沂市费县探沂镇王富小学还不时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操心”办理转学、入学手续成了常事。
“转档案、办入学,这样的事在每个学期都是工作常态,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较多,涉及20个省份的孩子有361人,省内各市县有639人,平均全校各班只有10名本地学生。”王富小学校长颜士侠说道。
一个孩子牵系着一个家,为何这么多外地人举家沓来?一个产业、一组数据道出了背后的真相。作为中国木业特色小镇,探沂镇地处“中国物流之都”临沂市与费县城区的连接处,共有木业企业4659家,规上木业企业249家,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达12余万人,占总人口的50%。
“省外学生的不断增多是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据探沂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朱运宝介绍道。坚持以“工业强镇”为战略的探沂镇,以五大园区为载体招大引强,聚链成群发展,围绕打造“链、园、群”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现已形成了木业基板、高端家居定制、粘合剂化工、木业机械制造四大优质产业集群,并集聚了安信美家、泰森日盛、莫干山、千年舟集团、TATA门业等一批木业高端产品生产企业,辐射带动一大批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引领木业企业技术提档、生产提效、产品提质,进一步擦亮“生产一张绿色板、智造一个健康家”的行业品牌。
“在本村就能上班,离家近又工资高,工作不难还易学”是许多土生土长的探沂人的共识,而“钱好挣”又是许多外来创业、务工人员的集体心声。
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外来“长居”人口一呆就是数年。“从一年级起我就在王富小学学习,现在已经六年级了,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互助友爱,爸妈在附近木业厂上班,在这里上学感觉很开心。”老家是河南的王富小学学生张默涵告诉记者。
探沂镇推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确定了“北商住、南产业”的格局,划分出“产城融合宜居区、新城服务集聚区、特色木业产业智造区、高端化工产业示范区”四大功能区。投资30亿元,整村搬迁10个村庄,腾空土地1.4万亩,新建了4个特色社区,打造5平方公里高品质居住集聚区,以高标准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投资7.2亿元建设县立医院、老年养护院、20处“幸福家园”,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投资5000万元建设3个综合性公园、17个“口袋公园”,实现出门50米见绿、500米见园,并建设东方、顺鑫等3个商业综合体和2个总部经济,实现高品质配套,使生活水平与发展水平同步,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让企业和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基础设施,壮大的产业规模,鲜明的工业发展特色,优良的营商环境,让发展势头强劲有力,人们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日前,探沂镇投资10亿元打造教育片区,实施“市直名校进探沂”行动,片区内朴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市直第一实验幼儿园已于9月1日开学。艺林滨水职业学校不仅“因地制宜”开设了现代家居设计与应用专业,还和部分全屋定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新城实验学校与临沂实验中学深度合作,今年中考进线率和录取率均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系统发力,多措并举,助推教育升级,保障全镇产业人才和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