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河东区汤头街道小碾子村:“莓”好产业映红致富路

2024-02-20 17:0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长香 张胜全
play

  编者按:

  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时值新春佳节,大众网临沂“新春走基层”再度与您相约。这个春节,记者将奔赴临沂全市各地,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聚焦城市新变化、春节烟火气、新春开工等话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让我们通过这些报道,感受基层的脉动,见证时代的变迁,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众网见习记者 朱长香 通讯员 张胜全 临沂报道

  从2021年开始,河东区汤头街道小碾子村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草莓种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小碾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村”,村民的收益越来越高,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隆冬时节,大棚里的“明星产品”——香野草莓迎来了大丰收,王春声正忙活着和大伙一起采摘草莓,装箱运走。

  汤头街道小碾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声说:“这个品种是香野,最好的品种了,从日本进口的,今年这一个棚得收入十三四万元。”

  2021年,为了增收致富,小碾子村通过流转集中了130亩土地,在充分地考察、调研后,发展草莓种植。“一个是高端品种口感型的,适合当地市场和高端人群;还一个中端市场适合超市和一般的集贸;再一个低端适合进厂子加工,深加工。销量只要能产出来绝对没有问题,我是胸有成竹。”王春声表示。

  蓝图已绘就,信心满满的王春声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万事开头难”,“资金”成了他们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汤头街道小碾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声告诉记者:“集体贷款不适合审批手续,必须支部成员和合作社理事成员用自己财产做抵押,才能审批。”经过努力,小碾子村拿到了100万元贷款,很快第一批高标准大棚拔地而起,三个大棚三个品种,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汤头街道小碾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声说:“第一年效益很好,产了13.8万斤,总收入达到90万,又通过乡村振兴资金207万,在去年7月份,建了7个草莓大棚,40亩。”

  草莓产业红红火火,吸引周边村居纷纷效仿,规模上来了,王春声又有了新思路,瞄准产业链前端,建设育苗基地,为草莓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除了自己基地栽植使用以后,剩余的还能卖给邻村,增加集体收入,下一步我想请一些农业专家,亲自来现场实地进行指导,从技术方面和科学管理这块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王春声表示。

  有想法,有期待,有努力……夕阳斜照,霞光映照下的草莓更红了,似乎也在映照着小碾子村的草莓产业,红红火火、越来越好。

  汤头街道小碾子村村民王春安高兴地告诉记者:“俺就每年等着分红了,我在合作社干呢,每月还有固定工资,那比以前美好多了。”

  汤头街道小碾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声说:“去年每股每亩200块钱分红,土地托管费是每亩800块,我们很有信心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广大村民得到更大的效益,得到更多的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