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长香
大众网记者 朱长香 临沂报道
5月22日上午,河东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东区人民法院在诉前、诉中、诉后三方面落实诉讼服务便企方面的有效举措,破解民营企业诉讼纠纷难题。
在诉讼前,主抓优化服务。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涉企案件快速立案、快速流转。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积极引导当事人接受诉前调解,推动更多涉企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化解。建立涉企案件审慎机制,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判管理等环节,对涉诉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实质性分析、评估,并作出针对性防范和处置,力求将司法活动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性影响降至最低。
在诉讼中,提高审判质效。在一审中,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等制度功能,从简从快审理案件。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例如依托移动微法院、电子送达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系统,实现了跨域立案、文书制作、网上开庭等业务,帮助企业降低往来奔波成本。2023年以来,河东法院平均办案天数同比缩短11.2天。
在裁决后,强化释法答疑。完善接访制度,对来访当事人提出的有关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疑问进行释法明理,做好判后答疑工作。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对胜诉当事人提出的执行申请,多渠道的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做强判后执行工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