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 奚文静 魏茂润 临沂报道
连日来,临沂沂河新区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巧用“加减乘除”,培育营商环境“沃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稳步提升。
优化审批用“加法”,主动服务“勤施肥”
入园进企,上门服务。组织开展医药产业等多领域企业家座谈会,“多渠道融入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共成长”“到行业、到企业、到项目”万企大走访等亲清暖企活动,鼓励主动上门,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企业走访,精准对接需求,有效增强了企业归属感,促进营商环境既“亲”又“清”。政策普及,双向宣传。做好宣传《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工作,在相关路口LED大屏幕投放营商环境公益广告,向区政务中心、综保分中心及6个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发放《若干措施》宣传折页和易拉宝,通过多管齐下为营商环境提供充足的“氮磷钾”元素,保障“营商沃土”培育所需的营养。
降本减负用“减法”,精简流程“去杂草”
全方位优化项目帮代办服务。全面落实“专班、专线、专员”服务机制,建立111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帮代办台账,组织开展投资项目全流程帮代办“沂蒙红”在行动等活动,入一线、到基层,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方式,开展“个性化+全流程”的服务。秉承以百姓心为心的服务理念,换位思考,精简流程,以刀刃向内,自我瘦身的精神,剪去“营商沃土”上的“繁杂野草”,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
提升效能用“乘法”,高效省心“晒阳光”
绿色通道,效率翻倍。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强重点项目代办靠前服务,对重点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实行“容缺预受理+并行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实现审批效率翻倍,真正实现项目方“拿地即开工”。依法审批,高效透明。深化改革,严格执行负面清单,下大力气打破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玻璃门”“卷帘门”“旋转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服务提质增效,审批公开透明,为“营商沃土”翻翻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疏通堵点用“除法”,打通关节“除病害”
创新机制,整治黄牛。大禹治水,疏胜于堵,针对黄牛代办问题,一方面提升审批事项“网上办”水平,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让数据多跑路,让黄牛无处“见缝插针”,另一方面规范“帮代办”流程机制,变“黄牛”为“孺子牛”,主动沟通,及时跟踪反馈,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打造沂河新区营商环境优质口碑。量体裁衣,与时俱进。闭门造车的政策打动不了企业的心,定期通过走访企业、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精准对接中小企业需求,去除夹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绊脚石”和“病虫害”。为“营商沃土”去除杂质,提升其含氧量,营造“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良好氛围。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下一步,沂河新区将持续用好“加减乘除”审批机制,培育营商环境“沃土”,助推建设新时代品质之城,实力强区,幸福新区。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