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见习记者 滕学良 通讯员 马千千 临沂报道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沂河新区凤凰岭街道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延伸人才工作触角、创新人才使用,打好人才“引育用”的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潘登,一位地地道道的凤凰岭人,25岁选择回乡创业,承包了百亩农田,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干诠释了新时代“新农人”和“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含义。
抓规模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
潘登意识到,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的好多土地呈现无人耕种状态,非常可惜。鉴于潘登有发展粮食生产的需求,他便租赁了本村邻近几户人家的耕地,当年承包了约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初入行的潘登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是勤勤恳恳地按照节令施肥、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潘登的辛勤劳作下,他所承包的土地当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更加坚定了潘登种粮的信心和决心,截至2023年,潘登承包的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潘登开始招募周边农户加入他的种植大军。
精选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潘登通过向金丰公社技术人员学习,严选小麦、玉米品种,并大力推行免耕覆盖播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小麦、玉米的单产。由于前期严把种子质量关,潘登出售的小麦、玉米质量上乘,极具市场竞争力,这极大地促进了农户们种粮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
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潘登萌生了规模化生产的念头,2021年潘登牵头成立了临沂石逸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后,潘登先后购进了杂粮谷物收割机、茎穗玉米收割机、高杆植保机、大疆植保无人机、履带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浇地卷帘机,牧草打捆机等农机器具。先进农机设备的购入使得潘登可以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的田间作业,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也减少了人员使用。
在不断的探索中,潘登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这也是潘登在规模种粮生产方面的重大突破: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行秸秆回收再利用技术,降低种粮成本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秸秆变废为宝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回收用于饲料加工,既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还可以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来到潘登的厂内你会看到自动化秸秆粉碎机正全负荷运转,粉碎后的秸秆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运送至打包发酵区,继而完成深度发酵。潘登通过秸秆回收再利用并加工成饲料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和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提供了助力。
发挥优势,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
小麦、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也惠及了周边农民,一是解决了部分农户种田效益低的问题;二是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许多村民纷纷效仿,相继搞起了小麦、玉米规模种植;三是创新了农耕合作方式,许多村民开始合作入股,将土地交给潘登管理,自己则获得相应分红。潘登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勒着新时代“新农人”的振兴画卷。
扎根乡土,向阳而生。如今,越来越多像潘登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用创新思维和脚踏实地推动着乡村发展的转型升级。下一步,凤凰岭街道将持续宣传好“乡村振兴合伙人”政策,打造更优质的合伙人项目,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合伙人队伍,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