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见习记者 滕学良 临沂报道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生本教育办学特色。工作中坚持实施问题导向,遵循“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学校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开好三级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生本教育课程体系,学科课程重点开发了学科拓展课程:语文有经典古诗背诵、写字,数学思维课程有华容道、魔方、数独、速叠杯、五子棋、围棋,英语有绘本朗读;活动课程由德育课程和社团课程组成;生活课程重点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包括家务劳动、校内值日、餐厅帮厨、农场劳动、银行超市实践体验、社区服务等。
优化师资,推动社团课程建设。学校结合课后服务,在三、四、五、六年级实施全员选课走班,共开设20个精品社团,每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开课,实现社团“五定”:定老师、定场地、定生源、定时间、定目标。充足的场地器材、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多人次获省市基本功一等奖)、严格的管理制度、长时间的坚持,让社团形成了一套社团管理机制。以社团形成学生为班底的各支队伍,在市区级比赛中屡创佳绩。
家校社协同,立体构建劳动育人体系。2019年,学校开始探索劳动教育的路径,立项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劳动资源的开发研究》,形成了家校社立体化的劳动育人课程。通过劳动手册促进家务劳动的开展,通过校内值日、垃圾分类、餐厅保洁扩大学生参与面。尤其是校内20亩青峰岭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确保劳动课能够触摸劳动前沿,培养劳动习惯、磨砺劳动意志,真正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塑美、以劳创新”。同时积极与朝阳社区联系开展环保服务,与临工联系到工厂参观、学习。社区服务、工厂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劳动的光荣。
实施一拖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课程设置,为促进课程的实施质量,学校进行了“1拖4”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艺术素养、体育素养、劳动素养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教师点评,丰富评价主体。
创新管理机制,修订学校管理制度
自2018年迁入新校以来,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学部管理。4座教学楼即4个独立的学部(每个学部一至六年均衡分布),每个学部一套班子,以月评流动红旗发放、期末千分评比促进处室管理的主动性、创新性,通过完善评价体系,以持续性评价倒逼规范化管理。
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教师成长
组织教师阅读,通过读书体会、读书汇报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深化对生本教育理论、大单元教学、任务群建设、大概念教学的认知。
充分利用三室阵地(课题研究室、单元集备室、常规展室),发挥团队优势,抓实集体备课,形成教学创造合力。
优化教学行为,狠抓课堂质量
通过随堂听课、样板推进课、集备先导课、骨干示范课、师徒结对课、全员达标课等多种途径优化教师课堂建设,扭转高耗低能态势,以课堂建设为切入点,倒逼教师教学行为向低负高质转变。
近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先后获得:“临沂市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比赛(中部赛区)小学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六名”“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男子组第三名、篮球联赛男子组第三名”“庆祝建党100周年‘谱时代新篇’区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临沂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沂市党建示范点”“河东区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快闪作品市级二等奖”“临沂市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度省级文明校园”“临沂市教学先进学校”“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市级营养健康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生本教育办学特色,创新发展新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