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河新区:以为民办实事的实绩检验成效

2024-01-13 19:3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姚文君 庞兴珍 宋启明
play

  “学思想”是带头的,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强化理论学习是重点措施的第一条。临沂沂河新区坚持“多学联动”,创新学习形式,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白沙埠镇创建青年党员读书会,根据发展需求,广泛吸纳“归雁”“鸿雁”“兵支书”等返乡人才,定期组织学习研讨,有效激活全镇发展新活力。凤凰岭街道创新传播形式,招募5名党员志愿者,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推荐书目分段录播,通过“党员读给党员听”,实现“用乡音传递党音”,为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群体提供理论学习新途径。同时,沂河新区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作为鲜活教材,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沂蒙水利馆、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等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是践行实事求是,精准突破发展难题的关键。全区4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聚焦主管领域重难点问题,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直奔联系点一线,开展实地调研267次,助力破解智能制造、产才融合、医药健康等方面问题87个。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招大引强、服务发展水平,助力全区“量质齐升,两年千亿”的目标,沂河新区瞄准国内最高水平、最佳实践,制定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38条、重塑营商环境45条和降本增效89条,推行“全产业链一链通办”服务,大大压缩项目审批时间,市场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新区也成为全市唯一列入首批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点创建名单的县区。

  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沂河新区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时刻关注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倾力办好一件件惠民实事,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芝麻墩街道长安路社区高标准打造“长安为民、邻里共融”社区品牌,创新为民服务“三益”志愿服务新模式。社区根据居民自身兴趣爱好和需求,自发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以互促互助的形式服务社区居民,最终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公益传递”。目前,已成立19支志愿服务队,凝聚行政、企业、机构等主体62个,服务群众1200人次。“面对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农村养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我们开办孝善食堂的初衷就是让独居老人能够至少每天吃上一顿踏实饭,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安心、放心,更好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相公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说。相公街道秉承为民办事理念,对辖区内集体经济条件不错的村集体逐村实地调研,就孝善食堂辐射范围、选址、菜品标准等问题逐项研究,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协助村集体加快建设速度,截至目前,已开办孝善食堂4家,惠及500余名老年人。

  抓好整改整治是做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沂河新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细化任务措施、把握推进时序,确保精准有力、药到病除。为尽可能满足新建小区的供暖需求,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沂河新区规划建设局在供热季来临前召集供热、房地产、物业等部门单位提前安排供暖保障工作,督促全力做好供热设施检测和打压工作,确保开阀就能供热。同时,为实现应供尽供的目标,梳理出13家供热需求强烈的新建小区,涉及居民7210户,目前已全部协调解决。为解决原区属国有企业同业竞争、小而不强、信用评级不高等问题,沂河新区财政金融局实行重组合并的方式,将原有的8家区属国有企业重组为3家集团公司。目前,2家挂牌运行并成立了集团党委,1家待批复后尽快组织成立,为后续理顺机制、规范运营等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讯员 姚文君 庞兴珍 宋启明)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