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 许伟伟 武璇 临沂报道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应急安全发展的基石,严格抓好统筹协调、专项整治、监管执法、教育培训、应急保障5项安全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抓落实促统筹,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区安办+专委会”牵头揽总作用,打造区委、区政府主导,“区安办+15个专委会”主抓,镇街和行业主管部门全过程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履行主体责任的工作格局。制定月度重点工作清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管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推行区、镇、村、网格“四级包保”,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企业、到岗位、到个人。今年以来,区安办下发安全生产通报15期,督办函28份,交办单70份,安全提醒函28份。区应急局立足承担“三指两委”(防汛抗旱指挥部、防震减灾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和区安委会、区减灾委)日常事务,履行“2+8”(危化品、烟花爆竹和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机械、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贯彻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省委政府“八抓二十条”创新举措,自我加压,积极奋进,打造应急管理铁军。局领导班子实行分包镇街、常年夜查制度,每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督导,每天带队开展夜查,全体人员常态化24小时应急值守,全年备勤。
抓重点,促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在责任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强化安全督导检查,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在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工贸、燃气、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部署开展了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工贸企业储存使用危化品专项整治、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专项整治、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体育场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九小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叉车安全集中整治等12个专项行动,全面防范警示风险。同时,区安办通过联合执法、交叉检查、专家帮扶等方式,利用安全提醒、通报、公开曝光、挂牌督办等手段,营造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全区派出检查组15408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6599家,排查发现事故隐患112570个,已整改111557个,整改率99.1%,其中重大隐患108个,已整改89个。立案886起,移交20起,行政处罚2035万元。
抓监管,促执法检查更有力。一是整治提升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对112家危化品企业开展专项整治,组织专家110人次,完成安全生产大诊断107家,排查隐患1875个,帮助65家企业解决问题296项。二是深入开展危化品领域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派出检查组186个,检查企业245家次,下达《整改指令书》89份,排查隐患2654个。三是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选树“危化品安全生产示范标杆企业”6家,抽调13名安全专家,每月会同区应急局危化科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互查互学。对互查互学发现的一般隐患,督促企业自我整改;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整改复核;对长期存在大量隐患,“不愿查、不去查、不治理”的企业,纳入执法计划,严管重罚。四是加大应急执法力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聚焦危化品、粉尘涉爆、金属冶炼等重点领域,强化精准执法,加大曝光力度。今年以来,区应急局共执法检查企业927家,下达整改指令书807份、提醒函120份,排除事故隐患3520条,立案192起,处罚883万元。办理“行刑衔接”案件5起,公开曝光典型案例89起,其中重大隐患类53起、危险化学品类36起,列入应急部典型案例3起、省应急厅典型案例5起。
抓培训,促安全意识树得更牢。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八抓20条”进党校活动。将安全生产“八抓20条”创新措施纳入区委党校入学测试内容,今年已举办安全培训班14期,共有900余名领导干部学习并参加测试。二是常态化开展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制定印发《兰山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三五”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区级层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6场次,覆盖生产经营单位7800余家,受教育18000余人次。三是强化应急管理干部培训。举办应急专题培训班4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等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四是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组织安全生产全员“刷脸”考试3次,20234人次参加,参考率100%,合格率99.91%。
抓保障,促应急能力更坚实。一是修订应急预案,完成高危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23家。二是举办2023年临沂市防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和应急能力提升现场会,提高防汛抢险实战水平。三是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下发《关于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保障工作的通知》,已登记救灾物资137种、12.4万件(套)。四是提高防灾减灾安全意识,5月12日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人民广场、临沂大学通过发放科普资料、现场展示、互动体验和减灾运动会等形式,宣传灾害预防知识及应急处置方法。8月10日举办全区防汛应急预案桌面推演。9月9日召开全区应急物资储备现场观摩会,全面检视应急指挥、协同联动、物资调配、综合保障能力。五是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建成应急消防救援站18处,配备人员180人、装备设备8935件套,总投资6310万元,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六是发挥应急救援协会作用,组织闪电、特战、星光3支救援队全力支持8月份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救援工作,出动队员45人、冲锋舟10艘、车辆11台,转移被困群众1500余人。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