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晓敏
立足方城镇百千工程、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兰山区以“青出于兰、共赴乡村、城乡融合、共富家园”为原则,探索好青年“组团”新模式,为乡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牵线搭桥,把城市业态“搬”进乡村,让乡村发展“留”住青年,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一种可复制、可发展的城乡合作新模式。
青出于兰,共赴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志青年。
为什么青年愿意来方城发展?除了政策的加持,热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此次方城镇好青年组团,汇聚小林家披萨、罗夫克炸鸡、莫沫南路、新盘古艺术以及第一书记产品五个类别,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由兰山青年创立的临沂本土品牌。
对家乡的热爱,让他们共赴乡村。
“莫沫南路愿意到兰山乡镇发展,与想要走出兰山时一样,都是心之所向。”作为临沂最大的茶饮品牌,莫沫南路仅在临沂就拥有100多家门店,在省内拥近300家门店。创始人杨传广,是兰山青年创业者代表,他说“希望能让更多住在乡村的青年,在家门口就能喝到的莫沫南路的水果鲜茶。”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新盘古艺术培训学校创始人,梅婷。“让家乡的孩子享受到更高水平的艺术学习”是她的追求。从北京回到兰山,从城市来到乡村,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次她将“钢琴”搬到村里,结合同步规划打造的研学基地与民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研学之旅。让乡村孩子享受到同等的艺术教育,也给城市孩子提供新的学习体验。
除此之外,乡村作为消费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我国农村消费已经逐渐从“重产品”向“重品牌”过渡,以乡村为代表的小镇经济蕴藏巨大增长空间与机会。
罗夫克炸鸡的主理人同样意识到这一点,“品牌和乡镇的组合很难摆脱外界对下沉市场的刻板印象,总会让一批创业者望而却步,但对乡镇的未来市场,我是非常乐观。”
城乡融合、共富家园
但是,仅凭对家乡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不能带来创收的。将品牌带到乡村,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乡镇,完成运转,创造价值。因此,融合共富成了好青年组团与乡村之间的共识。
兰山区方城镇辖区面积132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素有“稻米之乡”“板材重镇”“瓜菜之乡”之称,板材加工企业达2600余家,瓜果蔬菜面积达2万亩。2023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破3亿。
优越的地域资源优势,给好青年组团创造了条件,资源与品牌融合,让共富不再遥远。
“方城西瓜”系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方城锅饼、方城大米、方城翠宝甜瓜、方城草鸡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根据这些当地特色,莫沫南路推出甜瓜奶茶特饮、罗夫克炸鸡推出方城限定。
小林家披萨创始人小林更是幽默得说到,“方城有大锅饼,我有披萨饼。我们将推出南瓜馅‘你好方城’披萨,材料全部使用方城当地产的南瓜。”
这些充满创意的“巧妙融合”,不仅体现了方城特色,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更能解决方城当地瓜果产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还有第一书记甄选,从汪沟王小饼、方城虎头鞋到半程的花生、李官的桃,通过好青年组团赋能,让一个个第一书记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进人们眼中,让兰山特色拥抱更广阔的市场。
青年行,乡村行
青年行,乡村行。好青年组团模式的出现代表着乡村正在被更多的青年看见、让更多的青年向往,青年奔赴乡村、乡村赋能青年,城乡融合共富的发展模式逐渐清晰。
现在,走进方城镇闫家庄片区,入眼城市繁华与乡村风光的神奇融合,一条蜿蜒的小河穿过绿地、伸向远方。时尚的露营地、清澈的河水、多彩的步道……东西两个街区商业整齐繁华。
想必不久,闫家庄片区就可以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来人往”,好青年组团模式解锁出兰山区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解法,让更多兰山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通讯员 张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