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风吹麦浪,麦穗清香。在兰山区半程镇东程路边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摇曳飘香。一垄垄小麦被卷进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待收割机“满腹”后,一股股“麦流”从出粮口倾泻而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

“今年我承包了6000余亩小麦,通过单产提升、采用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方式,冬小麦的亩产量达1200斤以上,每亩能比去年多收100多斤!”半程镇兴宇家庭农场总经理李安国在田埂上抓起一把麦粒高兴地说道。在他身后收割机驶过的麦茬地平整如毯,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麦香。

半程镇兴宇家庭农场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拥有8000亩连片种植基地,每年夏秋收获小麦3500余吨,玉米5000余吨。为解决粮食丰收时节因阴雨连绵天气粮食发生霉变问题,投资600余万元配套建设了粮食烘干中心,一天可烘干300余吨粮食,在粮食减损增收的同时,还保证了粮食安全。
近年来,该农场通过集约化经营有效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专业户+科技化+市场化”现代模式转型,形成“生产-加工-服务”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实践路径。
规模增效优势突出。通过整片流转形成规模经营单元,配套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农田环境监测平台及植保无人机,实现亩均产能提升20%,提高了灌溉效率,病虫害防控响应速度缩短至24小时。机械化率达98%,较传统模式节本增效超40%。
全链服务能力显著。投资600万元建成现代化粮食服务中心,配备烘干线及仓储设施,形成覆盖2万亩的产后服务体系。通过“耕-种-管-收-储-销”全流程服务,使粮食损耗率降低,解决周边村民“丰收烦恼”。
科技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企业+农场+合作社”协同机制,联合连金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组织,集成北斗导航播种、配方施肥等精准农业技术,建立从土壤监测到质量追溯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化肥农药减量、质量提升,打造从田间到车间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益。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