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今年来,罗庄区高都街道始终秉持着对老区群众的真感情,以高效为要求,以都办为承诺,以同心为追求,以为民为灵魂,在“办实事、抓首发、优治理”等方面持续用力,打造了“高效都办、同心为民”的民生服务品牌,在今年一、二季度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分别取得第1名、第10名的成绩,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旨在为民、成于务实”,将群众的身边事当做党委政府的心头事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也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高都街道紧盯群众所需所盼,坚定为民的核心和务实的要求,在办好实事上下足功夫。一是补齐设施短板。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新建口袋公园3处,由群众投票选址取名,建成后惠及全街道3万余名群众,打造了10分钟都市休闲圈;对辖区南大路、祝丘路、工业园路等部分老旧破损道路进行修缮扩建。去年,街道顶住压力,全面启动南大路拓宽项目,仅用时3天,沿线涉及的75户群众全部签订协议,当年便提前完工通车,如今的南大路宽敞、平坦、明亮,沿线群众拍手称赞。二是美化街道环境。部署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将专线整治同村居自治相结合,发动所有辖区所有小区、村居、企业在节前开展一次“洗脸”行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庆中秋“双节”,同时计划在全街道打造7个环境提升示范村,以点带面,实现环境连片整治。三是开展“民心”活动。针对不同群众的喜好需求,先后组织青少年阅读派对、“村BA”篮球联赛、广场舞大赛、“爱在七夕”党员模范夫妻家风传承主题活动、“手造童心”亲子泥塑体验课等60余场“民心活动”,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其中“爱在七夕”活动邀请到金婚夫妇为年轻情侣讲述爱情故事、分享生活感悟,在全街道引起热议与好评。四是办实“暖心”小事。立足群众衣食住行,以小事见真情,上下学高峰时段,开放街道内部车位200个,解决家长“停车难”问题;召开教师节庆祝表扬大会,为辖区内700余名教师送上节日祝福和节日礼品,在全街道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节令送温暖”活动,春节为困难群众送年货、送水饺,酷暑为老人发放绿豆和白糖,端午、中秋为鳏寡孤独的特殊群体送粽子、送月饼。
“一呼即应,高效都办”,将群众的诉求期盼作为前进的风向标
任刚书记指出:“热线·首发”是提升群众满意度最重要的抓手、最有效的载体。抓热线首发,解群众难题,动力是沂蒙精神,核心是群众路线,目标是党群同心。高都街道将热线首发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真心实意、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千方百计的为民解难。上半年全区热线综合考核排名第1,7月份全市乡镇考核排名全市第7。一是“日清日结”提效率。常规工单接收后第一时间按照工单属地以及诉求类型分派至相关网格进行落实办理,实施“24小时工单办结制”,要求承办单位接到工单后24小时内完成办结,24小时后街道热线回访小组对工单进行回访问效,形成“接收诉求—分类转派—一线办理—回访问效”的工作闭环,实现“一呼即应,高效办理”,街道今年共受理市民诉求2628件,一次办好率84.23%,诉求解决率94.64%,群众满意率96.56%,重办化解率72.12。二是“分工联办”强攻坚。针对疑难工单由行业网格会同属地中、小网格进行联办攻坚。今年年初,街道物业专线牵头,召集属地村居负责人、小区开发商与燃气公司负责人进行现场分析、联动联合,仅用时1周就一次性解决了阳光·滨河尚都二期安置房450余户群众的“用气难”问题,真正做到了“一次办好”,该工单被评为全市“十佳工单”。三是“未诉先办”减单量。对街道热线工单进行周总结,细致分析工单类别、发展趋势,形成《热线周报》60期,为下一步热线重点做出分析预判,提前化解难题;在各工作区设置“首发服务站”,发挥“前哨”作用,提前收集群众诉求,组织网格员街巷长,定期入户“拉呱问需”,实现未诉先办。
“一网情深、小格大爱”,让群众的家长里短成为党群同心的枢纽带
基层治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是否顺心、安心、舒心,直接决定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任刚书记指出,要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坚定不移地抓、攻坚突破地抓、品牌创建式地抓、久久为功地抓,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高都街道将基层党建同网格化治理一体推进,融入“高效都办、同心为民”品牌体系,让“群众满意”成为基层治理“最亮底色”。一是“织密红网”细化布局。街道划分7个中网格、30个小网格、625个微网格、1027个街巷网格、12个行业网格,将街道所有群众、各行各业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各级网格长均由党工委、工作区党员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担任,在全街道支起一张“民生红网”。二是“走访问需”了解民意。今年以来组织机关干部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先后开展4轮“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5.6万户,14.4万人次,现场张贴干群联系卡1.4万张,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27条,全部督办解决,并将包保干部联系方式存入户主手机通讯录,方便后续沟通联系。三是“街巷微治”精准服务。在大中小微四级网格的基础上以10-30户的规模延伸第五级街巷网格,推选党员、积极分子、威信较高的“五老”人员或热心群众担任街巷长,街巷长作为政策宣传员、业务帮办员、矛盾调解员、诉求联络员,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四是“说事评理”调解矛盾。街道定期组织“说事评理”座谈会,邀请法律顾问、村中“五老”人士(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代表、老模范、老教师)、村民代表共同进行说理评议,专题解决群众纠纷矛盾。中坦村叔侄宅基地纠纷矛盾20余年未得到有效解决,今年7月列入街道说事评理议程,经过“五老”代表评理、司法答疑解惑、群众代表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就此事达成了统一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书,20多年的纠纷成功化解。
下一步,高都街道将进一步擦亮“高效都办、同心为民”的服务品牌,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用实打实的举措、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服务赢得民心,以真心实意换取群众满意。(通讯员 王韦烨)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