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马小双 通讯员 王庆龙 临沂报道
苗成功是傅庄街道花埠岭的一名村民,也是2018年度罗庄好人,更是罗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员。2015年以来,他先后应邀走进罗庄区、兰山区、兰陵县的部分中小学校、街道办事处、机关部门单位义务开展“忆苦思甜”主题志愿宣讲150余场次,每次都带着自制的“忆苦思甜”窝窝头或收集的带有时代烙印的老物件,采用讲述历史故事、现场体验等办法,号召大家不忘过去艰苦岁月、感恩感谢党的好领导好政策、要勤俭节约,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那年那月”的故事
老苗的工作室名叫作“那年那月”。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左侧摆着年代不同的煤油灯、马灯和罩子灯,右侧柜子上放着木勺、葫芦瓢、箩筐,墙上挂着蓑衣、斗笠、大袄;中间八仙桌上放着一台老式手摇电话,黑色陶碗里装着几个褐色的窝窝头,条几上摆着黑白彩电、老式电话机和两台老钟表……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峥嵘岁月。
2003年,老苗女儿上高中。周末回来,女儿将学校里别人吃剩下的馒头带回家,准备喂家里养的小狗。老苗的母亲看见后心疼不已:“憨孩子,这白面馒头能扔掉喂狗吗?”母亲把剩馒头用水冲干净后又重新蒸了一遍,自己吃掉了。这让老苗心里不是滋味,老母亲的行为俺还能理解,因为俺对苦日子还有记忆,如今的年轻人哪知汗滴禾下土的滋味,更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年代变好了,但年轻一代不能忘本啊。”自那之后,苗成功就决定给年轻人讲过去的故事。他收拾老物件,买了辆三轮车,带着忆苦思甜的窝窝头开始走街串巷,到集市等人多的地方开始讲过去的故事。
新时代的直播“网红”
2018年,苗成功成为幸福小镇的一名志愿宣讲员,为适应新时代群众喜爱的传播方式发生的改变,老苗将传统的“线下”讲故事方式搬到了“线上”,成立自己的“那年那月”工作室。渐渐的,大家听说了爱讲故事的苗成功,他在当地也有了名气。一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他去宣讲老物件的故事。每次在讲课前,苗成功总会摆放好窝窝头和一些老物件,先鞠躬,然后开场白:“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小时候的事,一起忆苦思甜。谁吃过这种窝窝头?”
“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让老苗决定用新时代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老苗的故事传播至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老苗直播间的日在线人数近万人次,单个视频点击量突破30万人次,成为了四邻八乡名副其实的直播“网红”。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