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近年来,蒙阴县旧寨乡把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富美的宜居宜业乡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来抓,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等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长效机制上做文章,政策措施上抓落实,模式创新上搞探索,绘就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健全机制,实现由“散”到“聚”的转变。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全域整治格局,破解过去分散治理,投入多、见效慢的难题。完善组织机制。将“百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作来抓,加强顶层设计,分管领导全力靠上、狠抓落实,工作区、村因地制宜、有效落地。协同推进机制。用“一包到底”工作法,抓实全乡262个网格实体化运行,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包村领导具体抓、重点区域专人抓、房前屋后各自抓”闭环管理模式。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乡评村、村评网格、网格评户机制,常态化“红黑榜”评比。
系统整治,实现由“乱”到“美”的转变。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探索政策资本撬动产业发展路径。开展景区化村庄建设行动。在提升硬件设施基础上,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目前,“百千工程”完成投资2880万元,硬化道路21.6万㎡,打造小微口袋公园26个,建设文体广场12个,村史记忆馆3个,安装路灯1215盏,绿化道路3.3万㎡,墙体美化1.6万㎡。实施省级垃圾分类试点。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验,建设完成118处垃圾分类宣传亭,32处垃圾分类发酵池,实现易腐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处置,争创全省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实现产业发展提升突破。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通过产业带动、村社共建、社企联营等多种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百千工程”带动集体平均增收3万元。
全员参与,实现由“软”到“强”的转变。围绕如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抓实网格化。建立党建引领的网格体系,村干部担任网格长,党员、群众代表、公益岗担任网格员,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被动处理”变“主动发现”。宣传引导。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果木枝条不入村”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实现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营造氛围。通过擂台比武,通报成绩,促进后进向先进转化。东彭吴村是典型的基础薄弱村,通过“百千”项目建设,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改变,群众满意度进入中等水平。
创新驱动,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变。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人居环境整治,长效保持。坚持规划为纲。全面征求群众意见,实施“百千工程”的全部编制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收运垃圾资金。聚焦谁来干、怎么干、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采用“政府补贴+村级自筹+农户收取”“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方式,实现垃圾收集转运精准管理,相关做法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城乡环卫一体化典型案例。坚持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坚持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施“一村一社一项目”,确保“百千工程”实施村收入全部过20万元。四是探索循环经济。解决果袋、枝条、残次果等废弃物处理“老大难”,通过建设易腐垃圾发酵池、兴办果木枝条粉碎厂、招引财金集团投资生物质燃料块等多种模式,推动资源化利用。
下一步,旧寨乡将把“百千工程”作为改善环境、双招双引、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把“政府想做的”和“农民想要的”结合起来,把握建设深度,推进好速度与财力承受度的关系,确保“百千工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力打造好“十里桃乡、精致旧寨”的美好画卷。(通讯员 张建军)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