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辛思进 通讯员 张圣虎 临沂报道
2023年以来,蒙阴县工业战线锚定 “两年增百亿、三年翻一番”和“三个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统筹抓好工业运行、技术改造、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生态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向好。
高位推进工业发展。蒙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生态工业强县强基行动,以“树雄心、立大志,谋发展、求突破”的决心,全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高规格召开生态工业强县大会,对功勋企业家、领军企业家、优秀企业家进行表扬奖励。今年以来,为企业合计拨付奖励资金700余万元。聚焦三年内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科研平台、走出国门“三个全覆盖”的目标,出台《蒙阴县生态工业强县强基行动十条激励政策》,重点从技术改造、科研平台建设、走出国门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激励扶持,营造了大抓工业、尊企重企的浓厚氛围。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做优“四大产业”要求,蒙阴县紧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持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1-11月份,蒙阴县13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7.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装备制造业(37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7.7亿元;纺织服装(24家规上企业)、食品酿造(10家规上企业)、新材料产业(48家规上企业)分别实现产值19.2亿元、31.7亿元、42.3亿元。1-11月份,全县产值过20亿元企业2家,分别为锣响集团、临工重托;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2家,分别为兴鸿源轮胎、新银麦啤酒;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9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到7家,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到61家。
加力提速技术改造。蒙阴县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以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升级,2023年以来,共实施技改项目41个,居全市第3位。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协助3家企业获得市级工业重点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共计118.6万元,新培育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各1家,市级“绿色工厂”2家;新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家、市级“智能工厂”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1家。
加快推进数字转型。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引领,蒙阴县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企业参加全省数字专员培训,目前蒙阴县有8人取得山东省数字专员资格证书。锣响汽车成为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企业。飞达钻机高效智能钻机、中浩塑业智能物流装备制造项目成功申报2023山东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山东云蒙康养小镇事业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山东省国际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储备库。
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按照“一企一技术、一企一中心”模式,扶持企业创建研发平台,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锣响汽车与清华大学车辆运载学院打造人才技术交流平台,盛和纺织与青岛大学共建纤维新材料研究院,嘉鸿食品产业园与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食品产业科研工作站,常路镇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与山东大学共建汽车通用零部件产业园研发中心。锣响汽车半挂车混合动力系统进入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公示名单。艾克赛尔成功认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临工重托成功认定省级“瞪羚”企业、鹏程万里成功认定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纳赫汽车、商海节能、鹏程万里、水波尔家居、华烨不锈钢5家企业成功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临工重托、艾克赛尔、华伟重特、盛和纺织、首达汽车5家企业成功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用心用情助企纾困。蒙阴县建立“一个链条、一个链主、一个平台、一个帮扶小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推动诉求分类化解。建强工业经济工作队伍,工信等经济服务部门、乡镇街区拿出最得力、最充实的工作力量,专下来研究工业、服务工业。组织36名县级领导、91个县直部门、11个乡镇街区联系帮包企业,由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街区组成帮促小组,协助企业完成项目招引、技术改造、科研平台建设等。先后组织企业到华为、青啤、魏桥、迪尚等标杆企业观摩学习,定期开展“一起益企”、产业链融链固链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沂蒙大讲堂”等培训班累计培训1300人次。锣响汽车、临工重托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奖励60万元(各30万元),广汇建材、新银麦啤酒分别获得省、市级绿色工厂奖励30万元、20万元。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