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赋能,蒙阴县联城镇建设“1235”森林防灭火末端管理体系

2025-05-25 15:5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洪鹏
play

  蒙阴县联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投入30余万元建设打造森林防灭火智慧化指挥平台,融合县镇3个监控系统统一调度指挥。在防火沿线布设72个360度智能化语音视频监控探头,管控全镇72处进山小路口,基本实现防火区域监控全覆盖。50名护林员全部配备巡护电子工牌,设定电子围栏巡护区域,实时定位其位置、轨迹,监督巡护时长。16处防火检查站、28处公益岗巡护值班点、3个巡逻队全部配备对讲机,随时调度防火沿线值守情况。在此基础上,联城镇探索建设了“1235”森林防灭火末端管理体系(1个智慧化指挥平台、2个一线监督途径,全时、全域、全员3个管理、5级现场巡查),确保森林防火“最后一公里”盯得住、守得牢、处置快。

  1处指挥平台,建末端管理之“脑”。一是建强硬件配强人员。联城镇设立专门指挥平台办公场所1处,完善配置3台服务器、2台电视、60台对讲机等设备,配备专职值班人员3人,确保基础硬件和人员达标。二是健全工作机制。联城镇指挥平台建立明确的值班值守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日志记录,实行早七点至晚七点12小时值班制,覆盖森林防火每天关键时间点。指挥平台建立四级分级响应制度,每级响应对应具体处置程序和措施,通过培训使各方人员明确流程职责,提高调度处置效率。常态化与防火沿线现场巡逻队协调配合,统一调度指挥三类护林防火人员。三是明确工作职责。指挥平台主要履行查岗、监控、调度处置三项职责。智慧指挥平台每天上午、中午、下午三次通过监控系统检查防火公益岗、检查站防火员、护林员值班情况。指挥平台通过监控巡查还能及时发现并调度处置外来人员进入、林区周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实现各类情况的快速处置。

  双线监控,布末端管理之“眼”。第一双监督之“眼”是在防火沿线布设72个智慧监控探头。每个防火探头盯守1条进山小路口,当周边出现进山人员时,智慧监控探头可通过“人形侦测”第一时间发现,并立即向指挥平台发出预警信息,指挥平台值班人员3分钟进行判断,10分钟内调度处置。智慧化监控探头同时可以由指挥平台值班人员进行手动操控360度旋转侦查,对周边检查站防火员和防火公益岗形成监控监督,可以随时调度值班人员在岗情况。第二双监督之“眼”是护林员电子工牌系统。联城镇为50名护林员全部配备电子工牌(GPS定位器),设置巡护区域电子围栏,确保每名护林员工作时间在规定区域开展防火巡护。联城镇制定护林员工作细则,每名护林员上山巡查时必须携带电子工牌,并开机上班打卡,每次上山巡查距离不少于1公里,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次静止(休息)时间不大于半小时。电子工牌实时记录护林员位置、轨迹、行走(静止)时间,可实现实时监督并对防火巡护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发布通知提醒,确保护林员在规定上班时间在线巡查,彻底解决护林员在山上巡查不易监督的难题。

  “3全”管理,组末端管理之“手”。全时、全域、全员管理作为森林防火末端管理的抓手,可实现管理无死角。一是全时管理。通过在防火沿线设置24小时监控探头,整合县林火预警系统,可随时记录外来进入人员和周边野外用火情况并预警,白天早7点至晚7点由监控值班平台调度处置,其他时间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基本实现全时监控及时处置。 二是全域管理。通过操作旋转防火探头检查周边情况,拓展了监控覆盖范围,从管控进山路口延伸到管控探头周边区域,基本实现了防火沿线区域的全域管理。三是全员管理。联城镇一线护林防火人员可分为防火员、巡护员、护林员三类。通过将监控探头设置在防火检查站、巡护员值班点附近,可管控防火员与巡护员在岗履职。通过给护林员配备定位电子工牌,可实时监督护林员位置轨迹,如此便实现对三类一线防火人员的全员管控,督促其在岗在位履职尽责的目的。

  5级现场巡查,强末端管理之“心”。联城镇双管齐下,在加密技防网络的同时,严格落实森林防火5级现场巡查机制,执行最严格的奖惩制度,强化一线防火人员责任心。第一级,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天至少一人到防火沿线开展暗访督导。第二级,镇分管领导防火期基本专职抓防火,在防火沿线办公上班,全天巡查。第三级,联城镇配备两辆森林防火巡查专车,组建三支防火专职巡查队伍全天在防火重点区域巡查管控。第四级,联城镇包片领导和工作区书记每天至少开展一次防火巡查。第五级,防火重点村值班村干部每天不定时检查本村护林防火人员值守情况和履职尽责情况。通过高密度高强度多层级的督导检查,确保一线护林防火人员履职尽责管好人管好火看好山,全身心铺在防火工作上。

  联城镇智慧化指挥平台自3月下旬建设运行以来,开展智慧监督检查120余次,平均每日发现并处置各类预警360余条,提醒督促护林防火人员履职尽责45人次,处理处罚10人,相较依靠传统人防手段,切实提高了各类防火一线预警隐患的处置效率,提高了防火末端一线人员的履职责任心,形成了较为管用的“1235”末端管理体系。

  下一步,联城镇将继续树牢底线思维,压实镇村防火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充分运用智能化监控系统提升技防水平,抓实人防防线,持续抓严森林防火末端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平安。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