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访谈丨郯城县李庄镇:建设县域次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建设滨水福地、宜居李庄

2023-03-29 17:32: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晓豪 张晨曦
play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晓豪 见习记者 张晨曦 临沂报道

  “2022年,是郯城县李庄镇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县域次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建设滨水福地、宜居李庄’发展定位和‘141’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效。”郯城县李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庄峰在《政务访谈》栏目接受采访时表示。

  郯城县李庄镇2022年一路走来:

  以创新谋发展,培育新动能,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大走访活动,及时掌握企业增资扩产动向,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成功通过2022年临沂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认定2家。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盯知名企业,聚力招大引强,围绕“补短板、强弱项”目标,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共对接洽谈招商项目25个,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90.1亿元。

  专注破难题,重塑新优势,铸就城镇建设硬实力

  多方联动,组建强有力的城镇建设专班,突出问题导向,完成刘道口尾子征收、耐易达二期80亩征地、高科技电子产业园华传产业园460亩的征地和清障,完成滨河花园A区、B区15栋楼房和棚户区改造412套楼房交付使用。结合全域综合整治,与城投集团、土发集团合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启动205国道以西雨污水、强弱电、暖气管为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勾勒新路径,激发新活力,塑造乡村振兴新局面

  探索发展“新路子”,新增沟上团结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庄四悯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7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启动陈埠、新河、金岭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了涉及尚庄、华埠、金岭、陈埠等15个自然村的山水连通工程及东风岭至白马河长7千米的引水工程。依托镇域文化资源,将乡野与旅游资源、扶贫产业相融合,打造醉美东风·禾香田园,东风岭村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持续惠民生,共建新生活,推动社会事业稳提升

  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投资80万元打造了集网格化服务、矛盾调处、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镇综治中心,共受理群众诉求8300余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规范网格化运行,1225个微网格统筹参与镇内防火巡逻、铁路护路等重点工作,上报网格事件2.48万条,事件合格率100%。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时刻增强风险意识,开展日常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对215家企业规范管理档案、管控生产环节、辨识重大危险源、诊断现场隐患,排查整改隐患7152条。

  郯城县李庄镇2023年工作这么干:

  “2023年李庄镇将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加快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按照“141”工作思路,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建设新局面。”谈及李庄镇未来的工作计划,郯城县李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庄峰信心满满。

  不断巩固向好态势,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谋划发展片区化,北部争创省级高新区,南部建立新家装产业园区。同时,依托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园、现代食品产业园两大园区。

  加快推进城镇发展,全力提升驻地建管整体水平

  完善镇域规划,与山东鲁商集团对接,优化居民点布局,强化服务功能,打造新型城镇体系“核心圈层”。按照“先建后拆”的方式,以“建”为引领、以“拆”为落脚,点对点破解难题,加快推进205国道以西驻地新型城镇化建设。

  扎实做好统筹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推进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建设,以“百千工程”为目标,规划设计路线12.54公里,分3个片区进行打造。启动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实现李庄镇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5%以上,并做好涉及15个自然村的水系连通工程的保障工作。

  用心保障改善民生,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抓好重点民生实事,加大“四好公路”争取力度,加快推进6.8千米的白马河道路、四中门前路、界牌村至滨河道路建设,加快10.57千米中环路及6.3千米东外环北扩建设。做好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补齐资源短板。

  牢固守好一排底线,全力保障镇域环境安定祥和

  持续创新实施实体化包保责任制,把矛盾化解在镇内。利用村级1225个微网格,常态化开展“全域覆盖、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的实施惠民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