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礼记·大学》中提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作为修身与治国之间的重要环节,首在修身立德,要在培育家风,重在廉洁从政,对涵养新时代家风家教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员干部,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家风之德,坚持以上率下、行有所止、依法用权,涵养良好家风,以万千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以修身立德为先,坚持以上率下,当好“引领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家庭中,长辈通过“耳提面命”“尺牍传教”等“言教”结合“躬亲示范”的实际行动,实现律己与教子的良性互动。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是无形的家风。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用平和之心对待“名”,用敬畏之心对待“权”,用负责之心对待“事”。在家风培育上要言传身教,时时处处给家人和身边人做榜样,用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动、恰当的方法涵养好家风。
以培育家风为要,坚持行有所止,当好“践行者”。从周公训儿“君子所,其无逸”,到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到谷文昌上锁书记专车、厉言“公家的车你们没有权利使用”,正是家训家规的训导教化,为家庭稳定和谐、存续兴旺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坚持从严治家,严正家风,强化对亲属和身边人的教育、约束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净化个人及亲属的生活圈、朋友圈和社交圈。
以廉洁从政为重,坚持依法用权,当好“护航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数千年来,先“大家”后“小家”的“红色家训”蔚然成风,汇聚起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动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党员干部要遵循“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古训,坚守纪律底线,筑牢思想防线,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清廉形象。同时,要保持对权力的敬畏心,严格依规依法用权,坚持从事实、实际出发评判是非曲直,守护好改革成果,确保改革之舟行稳致远。(通讯员 庞雨 )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