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作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始终践行“家风立魂、文化润心、研学铸魂”工作思路,构建起具有乡村特色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
建强“三位一体”家风传承矩阵
在推动家风传承的进程中,刘湖村积极探索创新,着力建强“三位一体”家风传承矩阵,精心打造“一馆一巷一街”家风教育平台。刘湖记忆馆承载着厚重的村史,馆内陈列着老物件、老照片,生动展现了先辈们的生活场景与奋斗历程,让村民们记住乡愁,不忘根本 。“博士巷”展示着博士们的成长轨迹,激励着村里的学子奋发图强。“家风家训一条街”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把自家的家风家训书写在精致牌匾上,悬挂于门前。从尊老爱幼、诚信友善到勤劳节俭,这些朴实的话语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在这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村民自觉传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行动,让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代代相传。
创新“文旅+德育”融合模式
刘湖村精心打造特色研学项目,将文化旅游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丰富且有意义的研学体验。推出“博士故里研学路线”,巧妙串联起博士之家、农耕文化馆、大学堂、长春堂中医馆等12个特色点位。沿着这条路线,学生们既能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又能领略传统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研学课程设计上推出“六个一”研学课程,学生们可以聆听一场博士成长报告会,从博士们的求学经历中汲取奋进力量;参与一次农耕体验,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学习一项非遗技艺,如剪纸、黑陶等,传承民间文化;诵读一篇经典家训,领悟先辈的智慧与教诲;制作一件手工艺品,锻炼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最后完成一份研学日志,记录收获与感悟。此外,刘湖村积极与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开展“跟着大学生过暑假”研学活动,年接待学生团体180余批次。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为感恩回报、关注家乡教育、助力人才培养等,刘湖村设置“刘湖教育基金”,村内在外优秀企业家等社会人士集资捐款,为村内学业上表现优异的学子进行表彰,至今已表彰优秀学子20余名。这些受到表彰的学子,成为村里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全村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创新性地打造“美德信用积分超市”,将勤耕重教、尚学进取等传统美德巧妙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制定学风建设专属指标。村里的学生们通过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如考试成绩进步、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项、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活动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美德积分。凭借这些积分,学生们可以在美德积分超市兑换学习用品、书籍以及一些富有意义的小礼品。通过发挥积分奖励效应,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自立自强,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以文化人、以旅兴业。如今的刘湖村不仅成为孩子们增长知识的“第二课堂”,还成为集家风教育、研学实践、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基地,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活力,绘就一幅乡村发展的崭新画卷。(通讯员 李靖)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