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近日,在郯城县国家级种业科技产业园,一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种业发展的座谈会也正在热烈地进行。
郯城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鲁南粮仓”美誉,先后九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也是山东省唯一的玉米和水稻两大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县。种业发展于当地发展是大事。
郯城县检察院始终坚持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2024年以来,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2件27人,提起公诉8件19人,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同时在全县1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6家知识产权企业建立“检察护企”联络点,为每家企业固定一名检察服务联络员,认真听取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全面了解企业需求,畅通了检察机关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前两天我们电话联系过,针对沟通中提到了其他省份出现仿冒我们的‘假种子’的情况,今天专门组织县农业农村局、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过来交流,同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也来提提意见”。郯城县检察院“郯检护企”负责人王宇光说。
种业科技产业园是郯城县人民检察院“郯检润企”护企团队上门服务的第四站。本次服务对象是山东新阳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广泛推广到全国。结合春耕忙种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两个时间节点,郯城县检察院开展“护种芯·助春耕”专项行动,以“座谈问诊+靶向普法+联动护航”三维模式,努力推动郯城种业发展。
座谈会前,郯城县检察院还到县农业执法大队,对近年来涉及种业执法的案件卷宗进行了监督检查,梳理相关线索,提出了意见建议。
经过座谈会充分讨论,郯城县检察院对3部门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加大对种子经营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登记备案,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对涉种刑事案件办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用法治力量规范种业发展;积极收集全县涉农涉种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线索举报,建立涉农涉种数据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自主培育新品种的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现代种业司法保护和服务机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检察院主动靠前,防范在前,对企业是好事一件,对靠一块地‘养家糊口’的农民们更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一起努力,鲁南粮仓满当当,种子也要响当当!”全国人民代表、马头镇马东村民主街党支部书记肖付权说。(通讯员 徐善文 杨意)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