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纪委监委:从“魔性尬舞”看基层干部作风之变

2025-05-14 14:54:30 来源: 郯城县纪委监委 作者: 柏园园
play

  近日,某地乡村干部为推广当地文旅资源,在短视频平台上跳起“魔性尬舞”,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赞其亲民、接地气,也有人质疑是否“不务正业”。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基层干部作风的深刻变化,从过去的“官本位”思维到如今的主动贴近群众,从“坐等办事”到“主动吆喝”。这种转变值得肯定,但仍需警惕形式主义苗头,确保务实为民的初心不变。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基层干部才能“接地气”。曾几何时,部分基层干部给群众的印象是“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官僚习气重,与群众存在隔阂。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干部主动打破刻板印象,用更灵活的方式走近群众。无论是直播带货助农,还是“魔性尬舞”宣传文旅,都体现了干部放下身段、融入百姓的诚意。这种变化源于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持续发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实效。在严管厚爱并举的导向下,基层干部逐渐摆脱“唯上不唯下”的思维,更加注重群众口碑。正如网友所言,“干部愿意‘出丑’,恰恰说明他们真的把群众放在了心上。”创新方式可以,但须警惕“表演式”工作。个别地方为了追求“网红效应”,可能陷入“重形式轻内容”的误区。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干部每天打卡拍短视频,却忽视实际工作成效;有的地方跟风搞“花式宣传”,但配套服务跟不上,导致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干部“魔性尬舞”本无错,但若只满足于“博眼球”,而忽视文旅产业的长远规划、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提升,那就是本末倒置。基层工作的核心是为民服务,而非“表演政绩”。因此,干部在创新工作方式的同时,必须牢记“实效才是硬道理”,避免让“接地气”沦为“做样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基层干部的好作风持续下去,不能仅靠个人觉悟,还需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让那些真正深入群众、踏实干事的干部得到激励;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督,防止“创新”变味为“作秀”。此外,上级部门应该给基层干部留出更多实干空间,如果一味要求“出亮点”“造典型”,反而可能助长形式主义。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干部把精力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而非疲于应付“花式考核”。

  为民服务,既要“新”更要“实”。乡村干部“魔性尬舞”的背后,是基层干部作风之变的生动缩影。这种变化值得鼓励,创新方式可以多样,但为民初心不能变;宣传推广有必要,但实干成效更重要。唯有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基层干部才能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而非短暂流量的“追逐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让“接地气”的干部作风长久扎根基层,惠及百姓。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