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从一犁一田的传统耕作时代,到集中连片、先进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时代,如何提单产、稳增产、保丰收,是被誉为“鲁南粮仓”的郯城县坚持破解出新的重要命题。夏收时节,“鲁南粮仓”迎来新气象,不断刷新纪录。截至目前,全县68.2万亩小麦已收获16万亩,夏粮丰收在望。
机具耕出“新可能”
芒种已至,俯瞰古郯大地,地平整、田成方,收割机、打捆机等各式机具在稻田中有序驶过,俨然一派农忙好景。
为抢抓农时,郯城县早部署早行动,组建13支“机保姆”农机作业服务队,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5万余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2500余台,为夏收提供坚实的机械化力量。重点实行“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离田打捆机或1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1台耕整地机械”的“1+N”生产作业新模式,实现收割、打捆收储、耕翻灭茬无缝隙对接,抢收抢种、不误农时。除本地农机,“外地机”也是重要参与者。郯城县全面摸底农户需求,提供从检验、挂牌到跨区作业证发放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在3个高速路出口设置跨区作业服务站,优化提升农机作业效能。
技术催生“新突破”
“今年测产每亩收获五百八十公斤,比去年足足增了六十公斤。”种粮大户徐城在麦收现场同记者分享道,这项成绩的取得与田管各项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
郯城县积极推动农技服务进基层,组织20余名农技人员成立抢收抢种技术指导组,分片包干,围绕适期收获、夏播布局规划等主题开办“田间课堂”,确保服务到田到户。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6场次,发布技术指导意见3期。坚持技术聚焦、片区示范先行,把全县13.2万亩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细化成5大片区,又在片区内选取100亩以上玉米规模种植主体186个,建设应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种植面积5万亩,可实现亩增产量10%以上,为全年粮食生产夯实根基。
农资存储“新希望”
不但管收,还要管种。郯城县打好提前量,积极组织各类农资经销商开展夏播物资调配储备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各类农资2.27万吨,其中种子0.26万吨、化肥2万吨、农药0.01万吨,基本可以满足当前生产需要。
同时,结合“农安护民”农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联动乡镇,对全县农资店铺开展农药经营安全普法宣传,强化常态化专项检查,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0余家,有效净化农资市场经营环境,为夏播保驾护航。
此外,郯城县正持续推进农田建设,加快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在良种、良田、良机、良技、良制等基本要素上下功夫、出新招,“鲁南粮仓”的丰收底气越来越足。(通讯员 韩笑 付晓云)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