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近年来,沂南县蒲汪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要求,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长期闲置的土地和废弃的农房。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等方式,蒲汪镇成功激活了这些沉睡的资产,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社作为桥梁,将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
非公经济人士梁中生是临沂潇润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外打拼多年的他一直想要回家乡发展。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平台,了解到蒲汪镇圣母东南村有连片的闲置宅基地,可以进行投资建厂。通过与村集体洽谈,双方一拍即合,成功引进食夫人预制食品项目落地圣母东南村。
食夫人预制食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60万元,占地8.4亩,拟建设成为集厂房、餐厅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村居以每年每亩4000元的价格租赁给临沂潇润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土地、资金双重入股,赚取租金的同时获得年底分红,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益。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启动,投入运营后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100余人就业,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以前村里的老屋空着没人管,荒草丛生,残垣断壁,现在好了,通过我们村合作社改造成了食品加工车间,我家不仅收到了租金,还能在车间帮忙赚点外快,真是两全其美!”圣母东南村村民张庆彩说。
“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的宅基地,长满了树木和杂草。今年以来,圣母东南村瞄准连片的农村闲置住宅,让这些‘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经济红利。”圣母东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家舒介绍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房屋及劳动力资源。这些资源的闲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产要素,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引入外部资本、技术和市场,激活这些沉睡的资源,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盘活闲置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蒲汪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唤醒乡村沉睡资产,激活乡村活力,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还带动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蒲汪镇党委副书记李娜说。
同心同德,共建共享。闲置宅基地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沂南县引入社会资本,既解决了村里闲置宅基地无人居住荒废问题,又为村集体与农户增收,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共享、共赢,实现集体增收、企业发展、群众受益三方“共富”。(通讯员 赵洁)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