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沂南县苏村镇司马村老党员张秀菊老人平时最喜欢唱的歌,老人今年已经95岁高龄,她9岁开始为共产党送情报,17岁正式入党,历任儿童团长,妇救会长,为前线筹集物资,在后方关照烈士遗属,为革命事业作出许多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秀菊老人成为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一直参加村里的工作,直到现在90多岁的她还在为有需要的人把脉看病。
老人说自己很平凡,只是做了自己该干的事,她当了几十年村干部,从不为自己、为家人谋一分利,受到了乡亲们的拥护。张秀菊老人用自身行动,为村里树立了自立自强、勇于奉献的榜样;作为一个长辈,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整个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人的大儿子徐仰胜说:“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家庭要和和气气,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团结。”受老人的影响,这个四世同堂之家,彼此从未红过脸,每到节假日,后辈们就会约好一起到家中陪老人吃饭、聊天,平日里曾孙子、孙女在学校得奖了、受表扬了,也都会在第一时间跟老人分享。老人高兴地说,人生最美的事就是儿孙绕膝,家人和谐相处就是最好的家风。
同样受到家风影响的还有老人的曾孙女徐莹莹,徐莹莹记得,老奶奶总是告诉她要谦虚做人。“我上小学时,有一次考试成绩不错,回家炫耀。老奶奶听完后,用村里常见的谷穗和狗尾巴草做比喻,老奶奶说,做人要像谷穗一样,越成熟越谦虚;不要学狗尾巴草,最终一事无成。在老奶奶的以身示范下,我们都养成了谦和、勤恳、踏实的作风。”在徐莹莹看来,老人认真踏实的优良品质都永不过时。“老奶奶是我的人生偶像,直到现在我还很喜欢听她讲以前的故事。”在老人的影响下,徐莹莹考入北京工商大学,并向学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
“在村里,有这样一位老党员,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司马村红色历史悠久,是革命烈士徐向南的家乡,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用好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带动乡风、民风的进一步提升”司马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太说。
近年来,苏村镇通过挖掘家教家风故事,打造家教家风一条街,组建老党员、乡贤队伍,定期举办“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常态化将“三风”工作抓实抓细,提高群众孝老爱亲、夫义妻贤、邻里和睦的道德意识,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倡树新风正气,奏响乡村振兴的主旋律。(通讯员 张宁)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