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教师王晓燕是山东省远程研修省级工作坊主持人、临沂市教学能手、临沂市小学音乐兼职教研员、临沂市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临沂市首批学科基地负责人,先后获得全省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二等奖、临沂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临沂市教学成绩奖等。在教学工作中,她特别重视孩子们品德的教育,以身作则地教导他们成才先成人,做人要诚信、友爱,自强不息。多年来,她在德育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和上级的认可,获得了沂南县最美教师、沂南县优秀教师、沂南县名师、县三八红旗手、县十佳教学能手、县优秀少先队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工作25年来,她辛勤耕耘在音乐教学这片沃土上,用爱心、耐心、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幸福成长,伴随“音”的讲台
她热爱音乐教育,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勇挑重担,坚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中,她用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大胆创新。因为对工作的用心,入职第一年就发表了省级论文。课堂上,她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兴趣点、达标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一起成长。
成绩的取得让她有了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每一次外出学习她都非常珍惜。2018年,她带领学校音乐组的老师们参加了温州“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三四年级的培训;2019年,她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五六年级培训。她将多元的音乐教法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她将自己的教学思考与理论、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因其具有高效、实用、有趣的特点,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夯实教学,探索“乐”的研究
她多次参加山东省骨干教师和“国培计划”培训,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的接触、学习,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并将这些理念带回学校传授给其他的音乐老师们,让孩子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知识,提升了孩子的音乐学科素养,也提升了学校的音乐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她承担七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指导、督促孩子们的晨读。在班级管理方面,她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十分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在她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提升,同时,班级的凝聚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逐渐增强。在课堂教学方面,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意方式方法的培养。对于学困生,她利用课间、课后、周末等时间,对孩子们进行辅导,定期家访,送教上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是她的工作信条。
实践创新,搭建“歌”的舞台
作为市兼职教研员、市学科基地负责人,打造学校艺体教学特色,提升艺体教研水平,形成独有的艺体教研体系,提升学校艺体教学质量,是她的教育目标。
她带领艺体组教师首先做好常规艺体教研工作,如备课、上课、社团活动等。在备课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个性备课,进行有针对性地上课。在上课时,教师放手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批改方面,创设了分层作业布置模式,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设置多元优化的作业评价方式,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在后进生辅导方面,通过全体艺体组教师的共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强化效果的辅导策略。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创新集体备课模式,采用“单元集备、精品课时集备”的形式,共同研讨、智慧众筹,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志愿服务,奏响“唱”的篇章
2015年山东省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音乐学科教师技能培训”活动,全省招募音乐教师志愿者,王晓燕老师第一时间报了名,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对莒县和沂南的农村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助力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她不求回报的付出,加上“接地气”的支教方式,获得了当地老师的一致认可,也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王晓燕说,付出比得到更加令人感到幸福,志愿服务活动她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自我奉献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成长历程,她也将继续以满满的正能量去影响学生、影响家人和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通讯员 尹纪国 朱元娟)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