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一家人一片林,六十余载护林情

2024-12-02 08:3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芮
play

  李焕彩,男,1943年10月生;李长果,男,1970年6月生,系李焕彩之子;李楠,1992年11月生,系李长果之子。这祖孙是沂南县依汶镇冯家村村民,年龄不同,却都选择了同一份职业——坚守在孟良崮国有林场黄石山林区的护林员。

  孟良崮国有林场,位于沂蒙山区深处,既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主战场,也是层峦叠翠的绿色宝藏。这片承载着历史与生机的林海,有李焕彩祖孙矢志不渝的守护身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李家用六十余载岁月,以默默的奉献和坚韧的毅力,书写着对这片山林的深情厚爱,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崇高理念。

  48年绕地球走了10圈的无悔坚守

  一双布鞋、一把铁锹、一包煎饼、一瓶凉水,没有一分钱,守护包含439亩黑虎梁、692亩邋遢梁、654亩骆驼梁、472亩灯窝子梁、255亩松树的五道梁,这是19岁的李焕彩毅然决然做出的决定与决定。在前面四个人全部拒绝到五道梁做护林员后,村主任找到了李焕彩,待遇是“只记工分,没有其他报酬”,怀着对山林的热爱,李焕彩毫不犹豫地扛起铁锨,带上简单的煎饼和咸菜,踏上了护林之路,从此肩负起巡山护林的神圣责任。

  在随后的9年时光里,他未曾领取一分钱报酬,也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护林工具大多是他自制的,饿了就啃煎饼,渴了喝凉水、吃残雪。在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与农户产权界限模糊,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毁林事件,但五道梁一带的树木却在李焕彩和同伴的守护下安然无恙,他们日夜坚守在山上,只要听到一丝动静,便迅速冲向事发地,将树木视作自己的孩子般悉心呵护。

  徒步穿越五道山梁,行程达25公里,这就是李焕彩每天的工作,单调又辛劳,但无论是晴天烈日,还是风雨霜雪,或是寒冬酷暑,都无法阻挡他巡山的脚步。从1962年到2010年的48年里,他几乎天天巡山,每年要走烂20多双鞋子。粗略计算,他每年行走9000多公里,48年下来累计行程超过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还多。五道梁原本没有路,是他用自己的双脚硬生生踏出了一条“巡山路”。

  再困难也要守好国家财产的毫不退缩

  这48年里,李焕彩遭遇了无数困难:护林防盗时,面对偷挖树木的不法分子一句句“揍他!揍他!”的嚣张话语,他毫不畏惧,“以一敌六”,摆事实讲道理,凭着一股硬气成功赶走了他们;在骆驼梁的密林中,他曾与一头狼对峙,最终机智地用铁锨敲击石头,才吓退了野狼;58岁那年,他在巡山途中不慎摔落石崖,导致小腿骨断裂,面对同伴的关心,他却想着不能耽误护林工作,叮嘱同伴不要告知组织,替他继续巡山。考虑到家境贫寒,李焕彩没有去医院,而是找来膏药敷在小腿上,在家整整躺了4个月。康复后的李焕彩,立刻回到了五道梁,继续守护着那片他深爱的山林。

  护林工作早出晚归、辛苦无比,早上顶着雾气出门,晚上伴着月亮归家,家中的自留地和5个孩子只能由妻子一人打理照顾。白天在山路奔波一天后,晚上趁着夜色春耕秋收对李焕彩来讲更是家常便饭。但遇到旱涝灾害时,庄稼烂在地里无暇顾及也是常有的事。顾得了森林,却无法顾全家庭,家中缺粮,孩子饥饿的眼神让李焕彩也曾有过动摇:他是个丈夫是个父亲,家庭的责任需要他扛起来;而他深深热爱护林事业,希望守护这边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回家种地还是继续护林?这给了李焕彩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艰难抉择的这个夜晚,李焕彩迟迟无法入眠,最终在凳子上坐到拂晓。最终,妻子王成真的一句“你去吧,家里有我,我们支持你,这片山其他人来看我们不放心!”给了李焕彩的“难题”一个“答案”。从那天起,李焕彩更加坚定地行走在五道梁上,直到1971年后,他才开始每年有1500元的补助,此前多年没有一分钱报酬。

  子承父志守护森林的接力传递

  2010年,对于67岁的李焕彩来说,每天25公里的巡山路已力不从心。护林员工作辛苦且报酬极低。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李长果。当时的李长果每月工资2500元,而护林员的工作不仅辛苦还容易得罪人,每年的补助仅有1500元。但当父亲与他商量时,李长果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那个夜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美酒佳肴,父亲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后,他便像父亲当年一样,扎根在了五道梁。

  李长果在护林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因为阻止他人砍树,自家的大棚连续3年被人破坏,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大棚蔬菜种植;他也曾与狼对峙,幸运的是没有造成危险。2020 年5月,在检查林区输电线路时,他爬上电线杆整理被刮断的电线,不慎从6米高的地方跌落,头部和腰部受伤严重。手术后,他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有人说:爷俩干护林员都被摔伤了,这就是命!但李长果和家人都坚定地回应:“我们不信命。”

  在他们心中,巡山护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他们不怕困难。不仅如此,他们也支持李楠能够扎根山林,延续家族的护林使命。此前,李楠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进入沂南县孟良崮国有林场工作,工作范围就涵盖了五道梁林区。

  青春在山林中成长的无悔选择

  在外出求学、工作后,李楠面对众多的工作岗位没有选择。但在孟良崮国有林场招收年轻护林员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林区工作。“爷爷、父亲巡山护林,我不能做得比他们差。”走上那道早已熟悉的巡山路,李楠说。

  在靠近冯家村的山头上,时常能看到三道身影。他们伸长了脖子东张西望,神色警惕。那是李楠追随着父亲和爷爷的脚步,从最基础的野外识路、躲避野兽技巧学起,逐步掌握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专业知识。凭借着对山林的热爱,以及父亲和爷爷几十年护林经验的倾囊相授,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林员。

  在一次火情中,祖孙齐上阵,守住了这片山林。当时,山上的一处风力发电塔被雷电击中引发山火。夜色中,李长果所在的护林队与李楠所在的消防队分别从不同方向赶赴现场。李长果带领消防队绕行安全地带到达火场,协力与火魔搏斗。山火扑灭后,李楠与父亲一起坚守一夜,防止死灰复燃。第二天清晨,年岁已高的李焕彩步行5公里,为儿子和孙子送去了饮用水等物资。

  如今的孟良崮黄石山林区,60多万棵成材树木茁壮成长。护林员的主要职责已从“防盗”转变为“防火”,但工作压力丝毫未减。节假日这种团圆之际,他们更是要夜以继日地巡山,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与上坟烧纸,不知会从哪里点燃“星星之火”。值得欣慰的是,护林员的工作保障已今非昔比。护林员工作保障也今非昔比,防火路已替代了羊肠小道,让护林防火更便捷、更安全;通过引水上山工程,每隔100米就配套一处消防栓,彻底告别了“远水不解近渴”的困境;监控摄像头实现无死角覆盖,“天眼”代替防火员在危险区域巡查。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李家护林员的腰杆更硬了,他们说:“国家的财产,让咱们守护着,只能让它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远离城市喧嚣的孟良崮大山,占地3577亩,这里是李焕彩祖孙奉献青春的地方。护林员工作虽辛苦艰难,但李焕彩毅然让儿子李长果、孙子李楠投身其中,接力巡山、植树、护林。这“不信命”的祖孙,将青春献给林场,用爱守护着珍贵的“绿色”。他们虽无豪言壮语,未建惊天伟业,却以实际行动影响着乡亲们爱林、护林。他们所守护的孟良崮林场通过全面落实森林防火措施,树立起“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的大局理念,既保障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以李焕彩祖孙为代表的护林员的守护下,孟良崮林场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补植栓皮栎、五角枫、北美红栎、麻栎等163802棵;实施森林保育水源及管网建设工程,修建森林保护保育通道14.22公里,铺设引水上山管网6.6公里,建造塘坝、蓄水池11座。林场通过改善森林健康状况,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提升,“红色孟良崮”与“绿色休闲山”相互辉映,为建设更加富裕美好的沂南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而李焕彩祖孙护林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守护绿水青山,传承奉献精神。(通讯员 苏芮)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