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孟良崮国有林场位于沂蒙山区深处,既是驰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主战场,也是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的林海。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李焕彩、李长果、李楠祖孙三人,用脚步丈量岁月,以无悔书写青春史诗,默默守护着这片林海。三人的接力护航,让这片林海愈加郁郁葱葱,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在每一个脚步里。
用脚步丈量岁月,48年初心如磐
李焕彩家就在冯家村,开门便能看见五道梁(即后来的孟良崮国有林场黄石山林区)。19岁那年,村里安排他去做护林员,待遇仅是“只记工分,没有其他报酬”。他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山林,听说要去护山,便扛起铁锨,带上煎饼和咸菜,迈出了与树木结缘的第一步,直至肩负起了巡山护林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9年中,李焕彩没有领取过一分钱报酬,也从未向组织伸过手。护林工具全是自制的,饿了就啃煎饼,渴了就喝凉水、吃残雪。尽管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与农户产权模糊,许多人竟然上山砍伐树木,五道梁却一棵树木未少。李焕彩和同伴们日夜坚守,哪里有动静就冲到哪里,把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护。
每天,他都要翻越五道山梁,步行25公里,不论晴雨霜雪,还是寒冬酷暑。从1962年到2010年的48年中,李焕彩几乎每天都在巡山,一年能走烂20多双鞋子。他每年走9000多公里,48年的总行程超过了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圈还多!五道梁本没有路,他硬是用双脚走出了一条“巡山路”。
不怕艰险,坚守心中的信念
在48年里,李焕彩遇到了无数挑战:在护林防盗时,曾远远看到六个人正在偷挖树木,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面对“以一敌六”的局面。“揍他,揍他!”六人气焰嚣张,但李焕彩凭借一股硬气与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将他们赶走。在骆驼梁的密林中,他也曾遇到一头狼,与之对峙时,他用铁锨敲击石头,成功吓跑了它,而在58岁时,他在巡山中不慎摔落石崖,小腿骨断裂,但他却交代同伴不要告诉组织,让他们替他继续巡山。考虑到家境贫寒,他没有去医院,而是用膏药敷在小腿上,在家里整整躺了4个月,恢复后又坚定地回到了五道梁上。
这些年来,李焕彩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自留地和五个孩子全靠妻子王成真打理。白天走了一天山路,晚上趁夜色春耕秋收;遇到旱涝天气,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烂在地里,却没有时间抢收。缸里没粮,锅不冒烟,孩子们眼巴巴地盯着他,让李焕彩心中难免动摇:回家种地,还是继续护林?一边是家庭的牵挂,一边是心中热爱的事业,艰难抉择的那一夜,李焕彩坐在凳子上,直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入,才下定决心。
“你去吧,我们支持你,这片山其他人来看我们不放心!”妻子王成真的坚定话语,让李焕彩心中满是感动与敬意。从那时起,他又坚定地行走在了五道梁上,直到1971年后,才每年有1500元的补助,之前却没有一分钱收入。
齐心协力,接力守护林海的使命
2010年,对于67岁的李焕彩而言,每天25公里的巡山路已然力不从心。然而,护林员的工作艰辛且报酬微薄,几乎没有人愿意干,寻找接替者成了他心头的一件大事。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李长果。那时,李长果每月工资2500元,而护林员每年只有1500元的补助,工作辛苦,且容易得罪人。尽管如此,当父亲请他接手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李长果回忆起父亲与他谈心的那个夜晚,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他便坚定地扎根在五道梁上。
李长果的工作并不轻松,因为阻止别人砍树,自家的大棚连续三年遭到破坏,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蔬菜种植;他也曾与两只狼对峙,幸好没有造成危险。2020年5月,李长果在检查林区输电线路时,不小心从6米高的电线杆上跌落,头部和腰部受伤严重,手术后躺在家中休养了一个多月,有人说:“爷俩干护林员都被摔伤了,这就是命啊,他们一家人不适合干这行。”可他们却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信命。”
对他们而言,巡山护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他们无所畏惧。李长果和李焕彩同样支持李楠继续走父辈的道路,扎根山林。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李楠积极加入沂南县孟良崮国有林场工作,工作范围涵盖了五道梁林区。“爷爷、父亲巡山护林,我不能做得比他们差。”李楠坚定地表示。
三人把青春洒在大山,守护绿色梦想
有时,在靠近冯家村的山头上,能看到三道身影,他们东张西望,神色警惕,那是李楠追随着父亲和爷爷的脚步,从基本的野外识路、如何躲避野兽学起,再到后来的护林防火与有害生物防控。凭借着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加上父亲和爷爷多年护林经验的倾囊相授,李楠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护林员。
在一次火情中,祖孙三人齐心协力,守住了这片山林。当时,山上一处风力发电塔被雷电击中引发山火。夜色中,李长果所在的护林队与李楠所在的消防队从不同方向赶往现场。李长果带着消防队绕行安全地带到达火场,与火魔展开激烈搏斗。山火被扑灭后,李楠和父亲一起守候了一夜,以防死灰复燃。第二天早晨,67岁的李焕彩步行5公里,给他们送来了饮用水和其他物资。
如今的孟良崮黄石山林区,60多万棵成材树木茁壮成长。护林员的主要职责已由“防盗”转为“防火”,但压力丝毫没有减轻。逢年过节,护林员们夜以继日地巡山,燃放烟花爆竹和上坟烧纸,随时可能引发“星星之火”。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林场的工作保障也今非昔比,防火路替代了以前的羊肠小道,使护林防火更便捷;引水上山的管网和消防栓的建设,让救火更为高效;监控摄像头全方位覆盖,借助“天眼”加强了危险区域的巡查。李家三名护林员的腰杆更硬了。他们坚定地说:“国家的财产,让咱们守护着,只能让它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在远离城市烟火、占地3577亩的孟良崮大山里,李焕彩、李长果和李楠三人扎根在这里,接力巡山、植树、护林。尽管护林的工作艰辛而辛劳,却没有激励他们退缩的理由。他们将青春献给林场,努力守护珍贵的“绿色”。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只有发自内心的爱与付出。用不停歇的脚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让大家心中也燃起了热爱林、护林的信念。
在以李焕彩及其孙子三人为代表的护林员的守护下,孟良崮林场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补植栓皮栎、五角枫、北美红栎、麻栎等163802棵,实施森林保育水源及管网建设工程,铺设森林保护通道14.22公里,引水上山管网6.6公里,以及塘坝、蓄水池11座。通过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使“红色孟良崮”和“绿色休闲山”交相辉映,为建设更加富裕美好的沂南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通讯员 程奕霖)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